引导学生读点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引导学生读点书

白宝山

◆白宝山河北省永年县电教仪器站057150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点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积累。这也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关于人生识字的论说:

“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几句来……”

这些话虽不完全科学,却也清楚地说明:只有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才能感受语言、形成语感、掌握语文。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放开手脚,让学生先去多读些书,等他们有了一定的积累,老师再集中地进行一些点拨指导,那时也许对话才会有所凭借。

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读,是不是只要老师们放开手就行呢?当然不是,在放手的同时,还要做好阅读指导和监督检查的工作。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阅读内容卡

1、每月一本书,建立个人的阅读档案卡。

开学之初,指导学生开列好本学期的阅读目录,然后确定每个月的读书卡。在每月的月初购买好本月所读书籍,然后根据书的厚薄程度,制定好本月的读书计划。如一本300页的书,我们一般需要在25天内读完,每天所读的内容就是用300页除以25天,然后在相应的页数上标好日期。这样既明确了读书内容,又便于检查。而剩余的五天做最后的读书交流日。

2、每周一文。

每周开展“美文我推荐“活动,凡推荐美文的同学需提前准备好美文,然后通过小组长的审批通过,才能在阅读课上进行朗读展示,朗读以后阐述自己推荐的理由。这个活动很受同学们的欢迎,特别是推荐的同学,不但要提前准备好美文,还要熟练有感情地朗读,并写好二、三百字的推荐理由,只有这样,自己推荐的美文才能博得同学们的喜爱,才会在接下来的“美文排行榜”中占据鳌头。这个活动极大地训练了学生们的审美、朗读、写作能力,更引发了学生们阅读美文的兴趣。

3、每周一诗。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每周一诗”活动。这主要是结合我区“书香校园建设”来确定每周的诗歌,利用早到校的几分钟开展定时记忆比赛,在课前进行展示交流。

二、阅读评价台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建立起了学生们的“阅读星级展台”。大的框架是:每读完一本书,就能够得到5分,一本杂志2分,背诵一首诗歌1分,每月一汇总,每学期一奖励。

为了更详细、更便于操作,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我还经常这样做:

1、每月一本书的阅读中,每天抽出课前5分钟和孩子们交流读书的感受。

在这里可以谈所读内容的故事情节,还可以就精美段落进行品评或背诵,当然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个好词好句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是直接写个句子。凡此种种都可以,就是想通过这短短几分钟的交流,让学生们在阅读时学会思考,在交流中碰撞思想,使接下来的阅读更深入、更有见地。

2、师生共读,享受阅读快乐。

有一些书,并不是学生可以完全读懂或者喜欢读的,如《压伤的芦苇》。我就和孩子们展开了师生共读比赛,比比看谁第一个读完,谁是“小小思想家”……在每天的读书交流时间里,老师也可以把自己读书的想法和学生们一起交流,也算是一点点拨和提示,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有恍然大悟般的感受,阅读兴趣也就上来了,再到读书交流日,学生们的很多思考都是我所不能及的。

3、明星签书会。

明星签名,书就卖得快。由此我也借用了一下,效果还真的不错。我调动孩子们每月评出一个“读书小明星”,然后由他在每月最后一天的读书交流日中进行签名活动,算是为本月的读书做个总结。“×××同学已阅读完此书——读书小明星×××”,题字不多,学生拿在手上,也如获得了明星签名一样兴奋。阅读小明星也真正感受了一回众星捧月般的“明星生活”,更是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读书兴趣,接下来学生们的读书就读得更快更好,这也大大解除了学生不读书的困扰。当然,“美文排行榜”、“诗歌王子(公主)”也同样起到了非同一般的效果。如果愿意,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4、丰富多彩的读书游戏。

初二课本中,原来在下学期才出现的“传话”游戏,我把它提前用到了上学期。各参赛队的第一名同学看同一篇文章,依次传话给后面的同学,最后一名同学写出传话的内容,会抓要点的队赢得比赛。全班同学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要抓要点。这也教会了学生如何阅读课外书。

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是一条漫漫之路。初中四年,阅读也许不能在初一、初二显现功效,但到了初四、到了高中就一定能显山露水。因为我坚信:阅读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愿我和我的学生们能够在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