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经肺部穿刺活检在诊断肺部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 2

超声引导经肺部穿刺活检在诊断肺部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高芳王敏王婷婷王瑶

四川绵阳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肺部外周边缘病变不能做出明确诊断而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肺部外周性疾病患者扫查后,直接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穿刺活检针进行组织穿刺活检,并对所取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53例活检患者中1例未成功,因出血呼吸衰竭不治死亡。其中,36例证实为肺癌,13例为炎症,3例结核。术后47例患者均安返病房,3例伴有轻度咳血,用少量止血药后症状消失,2例轻度气胸未经治疗症状自行消失。结论病理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超声引导穿刺肺活检可明确其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其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是肺部外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超声;穿刺活检;肺部疾病;诊断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valueofultrasound-guidedbiopsyinthediagnosisofperipheralpulmonarymarginallesions.Methodsafter53patientswithperipheralpulmonarydiseaseswerescanned,the18Gneedlebiopsywasperformeddirectlyunderultrasoundguidance.Pathologicalexaminationwasperformedontheremovedtissues.Resultsofthe53biopsypatients,1werenotsuccessfulanddiedofbleedingorrespiratoryfailure.Amongthem,36caseswerelungcancer,13caseswereinflammation,3casesweretuberculosis.In47patients,Junanbackward,3caseswithslighthemoptysis,withasmallamountofbleedingsymptomsdisappearedaftertreatment,2casesofmildpneumothoraxuntreatedsymptomsdisappeared.Conclusionpathologyisthegoldenstandardforthediagnosisofdiseases.Ultrasoundguidedlungbiopsycanbeused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edisease.Themethodissimpleandhasfewcomplications.Itisthefirstchoicefortheexaminationofperipheralpulmonarydiseases.

在世界范围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均已成为癌症的主要死亡原因。肺癌的高死亡率主要是肺癌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7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晚期的肺癌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较差。所以对肺部疾病做出早期明确的诊断则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的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53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6例,年龄32~69岁,均经放射线及CT下检查确定肿块的大小,25mm以下的肿块9例,25mm以上的肿块44例。

1.2仪器和方法

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采用LOGIQS6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Hz及7.5Hz穿刺活检枪采用巴德自动活检枪(autobiopsydevice,ABD),针选用18GTru-cut1活检切割针,对53例患者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后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对取出的组织均进行病理学检查。

2结果

53例患者中52例肺周边病灶患者穿刺取材成功标本获取量满意,仅1例在穿刺后因出血呼吸衰竭经抢救10d后,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例穿第一针后病灶迅速被气体遮挡,无法进行再穿,但组织取材成功。52例患者病理回报,36例证实为肺癌,其中,鳞状细胞癌29例,腺癌3例,小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13例为炎症,3例为结核。术后47例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3例出现轻度咳血或血丝痰,用少量止血药后症状消失,2例轻度气胸,未经治疗症状自行消失。

3讨论

肺部肿瘤病死率高,病理组织学类型复杂,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近数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X线、CT、MRI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肺外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毕竟不是病理诊断,随着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病理学活检技术的应用,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各种手段都有其局限性,超声对肺部周边的病灶可清晰显示,可以根据这些疾病图像特点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只要引导穿刺部位准确、取病理组织足量、则对其病灶的性质均能做出明确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对临床医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肺穿刺过程中笔者根据病灶的深浅来选择探头频率,位置较浅贴近胸部的情况下选择高频探头,其分辨率高对肺病灶组织与周围比邻关系显示清晰,可观察进针的位置及深度。根据病灶大小可选择细胞学穿刺或病理学穿刺,对于病灶体积较大,内部回声致密,不易出现气胸的可选择组织学穿刺。本组1例患者因病灶小于15mm以下,穿刺第1枪针尖刺破较正常的肺组织后病灶被气体覆盖无法显像。肺穿刺活检针多选择18G,为减少过多的穿刺损伤而又要达到足够的标本量,一般穿刺2~3针,穿刺第1针应选病灶中心为目标,然后根据取材的满意程度决定第2或第3针,观察组织条是否满意,再选择是否再穿刺。在穿刺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出现咳血或咳血丝痰,本组1例穿刺过程中,出现咳血呼吸衰竭经抢救10d后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另1例咳血量约在10mL左右,给予少量止血药后,在15min左右阵咳自行停止症状消失。这也证明在穿刺前所检查出凝血时间的必要性。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自1976年应用于临床以来,有关活检的确诊率均达90%以上,甚至可达100%。胸膜及肺脏周边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主要并发症有气胸和咳血,气胸发生率为10%~45%,出血发生率为5%~10%。为确保安全穿刺成功,在实际操作中尽量减少穿刺次数、在满足诊疗的前提下活检针的选择是宁细勿粗。笔者总结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病例的选择,边缘型病灶显示清晰,凝血功能及肺呼吸功能良好,可以屏气配合穿刺的患者为宜,肺穿刺活检虽然安全,成功率高,但如不严格筛选患者,掌握适应证,极容易导致穿刺取材失败或诱发严重的并发症。(2)探头频率的选择,穿刺针要全程显示清晰,定位精细准确,尤其是病灶较小者应使用高频探头(7.5Hz)。(3)麻药的应用,局麻药可稍稀释,局部注射皮丘要大、针程清晰、进针点明确,麻药注射深度为胸膜前或胸膜上为宜。避免过深穿破肺泡产生气体影响引导,导致穿刺失败。

根据笔者的体会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边缘病灶穿刺活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痛苦小、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边缘性肺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力.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20):4374-4375.

[2]夏琼,梅芳,倪雪松,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5):95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