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制度对建筑市场经济的规范作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招投标制度对建筑市场经济的规范作用探究

陈焕英

佛山市建宇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招投标活动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建设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对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规范建筑市场招投标制度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招投标制度;建筑市场;规范

引言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存在,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其体现的是工程发承包方式,公平竞争是需坚持的基本原则。建筑工程,在开展招投标工作时,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促使市场秩序得到规范,为投标方搭建一个良性竞争环境。

1招投标制度中的不规范问题

1.1招标作用不足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监管力度不断增加,许多企业都认识到招投标工作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并没有能真正的将招投标工作体现出来,导致招标作用严重不足。例如,对于政府国有资金的公开招标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投标单位围标现象,并不是公开、公平、公正地竞争,影响了招投标作用的有效发挥。

1.2招标代理机构问题

招标代理机构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竞争非常激烈,部分招标代理机构为了承揽到招标代理业务,无论招标人提出何种要求,都是满口答应,将法律法规抛之脑后,随意的迎合招标人提出的要求,违规操作。这些问题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秩序,导致了招投标公信力的下降,也使腐败行为有机可乘。更是让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好的招标代理企业无法生存。

1.2招标操作不规范

许多单位和个人对于招投标工作缺乏完整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违规行为。具体来讲,主要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例如:将项目拆分,化整为零,规避招标,或者虚假招标,导致招投标工作缺乏合理规范的流程,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另外部分招投标项目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使得项目无人问津,发展混乱;也有部分招投标项目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例如:目前个别地区人防工程存在着人防办与住建部门双重管理的现象,同样严重制约了招投标项目的正常进行。

1.3监督管理缺乏

在目前的招投标工作中,部分单位存在着拉关系、走后门的情况,甚至部分工程尚未进行招标却已经开工建设,严重影响了招投标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漏洞,为这些单位和部门的违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

1.4违规查处不力

监督管理的缺乏导致了招投标活动中的各种徇私舞弊以及不正当竞争的现象,而违规查处不力则进一步助长了这种现象。对于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缺乏针对性的惩处手段。因此及时发现了问题,也无法针对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出有效的惩处,难以追究其责任。不仅损害了建设单位以及投资方的利益,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2规范建筑市场招投标制度的措施

2.1构建良好的招投标机制

建设工程招投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预防行业不正之风和商业贿赂的有效举措。例如,佛山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招标信息发布、投标报名、答疑、评标结果公示、投标文件公示汇集在一起。同时将现有专家进行资源整合,分类别、分行业,建立不同类型的专家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从工作阅历、专业水平、业务素质等角度对专家进行全面考核,评定等级,根据项目的类型、规模抽取不同等次的专家。建立专家信用档案,把违规情况与专家等级挂钩。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开进行,阳光操作。

2.2规范招投标机构管理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许多地区都逐渐加大了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飞速增长,也使得招投标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推动了招投标代理机构的发展。政府部门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招投标监管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了适当调整,要求招投标代理机构具备较高的代理水平,以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招投标代理机构进行规范,严格市场准入机制,结合信用管理办法,对代理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加强对他们的培训,防止出现违规违法操作的行为,实现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2.3招投标工作程序规范化

招标程序涉及多方面内容,例如,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开标评标和定标、签订施工合同等。为保证招投标工作程序达到规范化标准,需明确规定招投标的各个环节,以相关制度为基准,规范招投标流程。健全招标设计、招标文件咨询及审查制度,合理防范招标风险。根据实况建立专家咨询、审查制度,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方式对招标设计或文件作进一步审查。为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会的作用,在专家咨询会召开前通过内部审查解决招标设计或文件中的一般性问题,对存在的重大问题应有初步处理意见,做到在咨询会前业主有初步意见,在专家咨询会上提出并注意适当引导,以便针对招标设计或文件中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商讨解决,防止舍本求末。进一步规范评标方法及评标标准,对合同变更、价格调整等重要价格条款防止不可控、表述不准确、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等现象,减少合同履行中的纠纷,确保合同双方的利益。

2.4加强评标监督管理

实际评标过程中必须本着公开透明、公正等思路确保评标人无论是思想、行为上都处于平等状态,从而更好地获得相关的招标信息,积极发布招投标信息,其他企业、单位等都不能非法限制招标行为,所采用的评标方法与准则也要合法合理,而且要在招标文件中指明,任何非法篡改行为都应进行记过处理,将评标标准与相关法律等作为评标的准则和依据。严把评标专家入围资格审查关,提高评标专家库成员准入门槛。加强对专家的培训考核,定期组织专家库成员参加招投标业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加强廉洁从业教育,努力提高专家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评标专家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开展评审工作,保证评标工作质量。

2.5严惩招投标违规行为

一:强化监管力度和部门配合。通过管办分离、加强职务回避的监管、监管工作标准化、加大监管权限等措施,构建有利于开展招投标监管工作的环境。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审计和财务等各职能对招投标程序的各环节依法共同监管、相互配合,整合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二:加强惩治力度。在招投标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从严从重处罚,加大打击与处罚的力度。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取消投标人的中标资格,并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其参与投标;对于串标围标、陪标、借资挂靠等行为,根据情况取消投标人的交易资格;对招投标从业人员,加大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的力度,实行行政和党内纪律处分,甚至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2.6强化标后管理力度

标后管理对于工程合同的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的保证具有意义。要建立住建、公共资源交易、工商、税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对建筑市场与招投标、资质与资格、质量和安全等进行全面管理。严格工程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管,严肃查处企业在中标之后随意变更项目经理、违法分包、转包、任意合同变更、不合理的增加合同价款等违法违约行为。正面引导企业,提高企业工程质量安全意识,建立招标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信誉档案、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清退存在项目转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的企业,使企业不敢违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抓好工程建设项目中招投标意义十分重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协调联动,从职能划分、行业监管、从业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完善招投标管理体系,从而发挥招投标在于择优选择承包单位、降低工程造价、优化资源配置、遏制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迅.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的投标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12(08)

[3]党斌,徐云志.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21)

[4]肖方.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