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发脑梗塞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及其护理干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探讨初发脑梗塞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及其护理干预方法

陈会霞

泾川县中医医院医务科744300

【摘要】目的:分析初发脑梗塞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并且对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初发脑梗塞患者66例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而33例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P>0.05,而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较优,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均P<0.05。结论:针对初发脑梗塞患者焦虑心理,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焦虑心理,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焦虑心理状态;护理干预;初发脑梗塞

脑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特点为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脑梗塞的发病率在近些年来呈现逐年持续上升的趋势,对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影响[1]。脑梗塞患者在初发时会发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对治疗及预后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初发脑梗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其焦虑等不良心理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主要对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析,以下为探析内容和结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初发脑梗塞患者66例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76岁,年龄最小者为46岁,中位年龄为(62.78±9.45)岁,平均病程为(2.15±1.55)d,而33例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11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75岁,年龄最小者为45岁,中位年龄为(62.65±8.56)岁,平均病程为(2.14±1.60)d。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显示结果为P>0.05,差异并不明显,此研究中比较数据可比性增强。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调脂、改善脑代写循环、对症处理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即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药物指导,康复护理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耐心、细致、主动的对待患者,根据不同患者指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倾听患者的心声,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2,针对患者焦虑、抑郁、恐惧心理,引导患者宣泄心中的不良心理,并逐步将脑梗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处理向患者记性健康教育传达,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3,患者家庭成员的理解、引导、支持与患者的心情、康复程度是分不开的,在要求患者家属配合治疗的同时,要求加入护理队伍,一同为患者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1.3评价指标

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2组患者的比较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所有计量数据表现及验证方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T值,所有计数数据表现及验证方式分别为%,卡方值,判定形成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标准。

2结果

2.1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情况

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P>0.05,未形成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较优,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2.2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经问卷调查,实验组患者中32例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97%,而对照组中满意的例数为25例,护理满意度为75.76%,2组差异比较P<0.05。

3讨论

3.1加强健康宣教

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充分了解,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个性等,给予针对性健康宣教,将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原因、治疗方法、预后及注意事项详细讲解给患者,以脑梗塞病情发展规律制定健康宣教计划,每周组织2次健康讲座,将心理卫生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将患者应激处理能力提升,告知其一个良好心态对疾病控制和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3.2心理评估及干预

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以此作为依据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思想症结进行了解,对患者主诉进行耐心倾听,对患者进行开导、安慰和鼓励,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将不良情绪消除,提升患者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将脑梗塞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详细讲解,针对患者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对其进行指导,使其自行缓解情绪,将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和消除[4]。

3.3家庭支持

与患者家属多交流和沟通,将脑梗塞的相关知识也要教会患者家属,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家庭的支持对患者心理的影响,让家属多对患者进行关心和鼓励,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得患者焦虑的情绪自行消除,另外,可增强病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其互相鼓励,交流治疗的经验,以此改善患者焦虑的心理状态[5]。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得以明显改善,多数患者对护理方法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而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焦虑改善程度不高,同时对护理方法满意程度也不如实验组,可见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陈慧.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6):126-127.

[2]王莹.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改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24-25.

[3]王海兰.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59-60.

[4]周瑞芳.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预后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535-1536.

[5]黄一秀.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243-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