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提升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深化改革提升效率

罗前仙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观

罗前仙(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教育局四川甘孜626700)

【摘要】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而身为基础教育的语文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针对现代初中语文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病,作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经验,同时博采众长,提出解决之道,希望借以抛砖引玉,以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化改革提升效率语感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3-006-02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扑簌迷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此层面而言,谁能扼住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咽喉,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个伟大时代在召唤顺应它的宏大的事业--掌握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而与此同时,世界强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美国,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育策略",日本,提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新国民"的观点;等等。而二十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以废科举兴学校为出发点,作为"新式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以"白话"替代"文言"。新中国建国以后,历经旷日持久的论争。转眼间一个世纪悄然而逝,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不尽人意。社会各方面对语文教育的总体评价依然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若即若离等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但也客观呈现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乃至教师素质等诸多弊病。因此,改革是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那么,作为普通教育基础的初中语文教育,应该如何改革?值得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概述课文内容,归纳文章的段意,层意及中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概述,包括口头概述和书面概述,它要求舍弃课文的具体情节和次要内容,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文章的内容,归纳段意层意,无论归纳自然段的段意、还是结构段的段意或是段中各层次的层意,既可从文中找出段落,层次的中心句,也可以适当借用该段、该层的词语,用概括的语言表达它们的中心意思;归纳中心思想,这是要求更高的综合。

(二、)单元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方法。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训练、实践才能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换言之,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日常训练形成技能技巧,再把技能技巧用于实践训练,以达到知识的迁移。这样通过三番五次的训练,进而达到巩固知识,提升智力,形成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训练要从文章的特点、学生实际,掌握语文规律和培养能力等方面来综合设计,要力求精要,有意义。语文教学中单项训练固然不可或缺,但综合训练尤为重要。学生在单项训练中掌握的知识是零碎的,缺乏系统的,只有通过综合训练,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单元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综合训练。因为它把一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整理比较,便于掌握同类文章的共性和个性。

(三、)编写作文提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编写作文提纲的一般方法是先把表现中心思想要写的几个问题或几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然后再考虑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要点,各部分、各段落的内在联系,顺序的排列和材料详略的处理等。写前,材料必须准备完善;写时,要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的加工处理,使那些较典型、较新颖而又适合表现的材料大放光彩。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这样的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日常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初步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依旧任重而道远,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为出发点。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

举世闻名的大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特别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语言是一般的,按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语言知识则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语言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语言知识只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以婴儿学语为例,说明"人们学习母语,不是从知识到能力,不是依靠知识的先导,而是依靠多次的模仿和艰苦的磨练。到一定学习阶段,学习语言知识是促进,是'添花',却不是必由之路。"语言知识教学的投入与收效的反差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本质上看,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可见,构建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不是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注重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语言知识还要不要讲呢?当然要讲,而且必须讲好。因为它虽然不是构建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但它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必要的辅助手段。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的阅读及写作等基础知识。"它们反映了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律,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增加掌握语言的自觉性,获得检验正误的普遍准则;减少乃至避免表达的疏漏和混乱。"因此,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可以赋予语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观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确有积极意义。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可异中求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所在

,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求异后的求同,让学生说说这么多方法中,结合课文中的实际情况,哪一种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率最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写人所未写,敢说人所未说,力求选材与众不同,构思标新立异等。

(二.)可想中求新。"想"即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大有裨益。①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②续想:有的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写续想象作文。可以以课本里面的某篇文章为题说话、写作。③联想:联想是由此物想到某一点相关的彼物的心理过程,它把分散的彼此不联贯的思想片断联接在一个思维链条上。联想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开端。为此,我一是利用教材学联想。在教学要求学生深入挖掘,大胆联想,结合现实,开展评说。

言而总之:21世纪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诸科之首的语文首当其冲,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紧抓时代脉搏,,积极研究教材,学生和深化改革,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里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