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快乐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刍议

吉成莉

吉成莉江苏省射阳县同心小学2243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遵循“多认少写”的识字原则。怎样既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又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呢?这就得改变教学方法,讲究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地留心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从而学会创造性学习。

一、课本内的识字与生活有机结合

1.让生活走进课堂。在教学识字“自选商场”时,笔者先在课前布置学生逛商场,自己买些东西,回家后和父母谈谈自己的感受,看见了什么,认识了哪些商品,自己喜欢的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并进行物品归类。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给商品标上商标,记住各种商品的名称。由于把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一些本来少见、复杂的字,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

2.让课堂走向生活。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笔者把学生带到市场里,让学生自主地边观察实物,边说出蔬菜名称,边认识汉字。学生都高兴地把认识的字告诉老师,这样,生字教学就迎刃而解,蔬菜的形状和颜色也被学生掌握。在课后,笔者布置学生回家制作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名称卡,再在课堂上展示这些卡片。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增加识字量,提高学习兴趣。举行给蔬菜找名字、涂颜色的活动,又让学生记下平时吃的蔬菜,比一比谁写得多,并在班级上展示,学生又认识了许多字。

二、开发校园资源,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1.认识校园里的标牌,增加识字量。如学生入学时,笔者利用班队课,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认字,引导学生认识了“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法规”,“国旗、国徽、国歌”,“文明、守信、务实、创新”等标语或校训。这样,把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与自主识字有机地结合成一体,浓郁的爱校情与主动识字的强烈求知欲相互渗透,学生识字的驱动力大增。

2.认识同学姓名,引发识字兴趣。刚入学,先让学生自我介绍,笔者将其姓名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认识各位同学的姓名。过后,笔者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制成名片,在每节课前介绍自己的名字及含义;然后又把他的名字写在一种水果图片上,贴在教室前的识字树上,方便学生随时认读。学生还通过常帮老师发作业本的过程认识同学的姓名。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了全班同学的名字,识字量大增。

三、设计有趣的作业,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在看电视时识字。现在的少儿节目丰富多彩,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如《猫和老鼠》、《大风车》等电视节目颇受学生欢迎。教师请家长配合,在学生观看时有意引导学生注意认读字幕。这样,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认识不少字,从而增加识字量。

2.在逛街、购物、旅游中识字。引导学生利用家长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自觉识字。例如:在公园游玩时认识一些器械的名称;在游玩动物园时认各种动物的名称;在逛街时认商店、大厦、酒店、标牌的名字……

3.鼓励学生多看书,儿童普遍喜欢看故事书、童话书、寓言书等。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多看书。这样,学生不但看的书多,而且通过看书认识了许多字,仅书名就认识不少,如《格林童话》、《西游记》《白雪公主》、《三分钟睡前故事》……

4.在动手操作中识字。(1)同学生日,动员学生互相制作生日卡片,并写上祝愿的话;各种节日期间,让学生写一句祝福语。不认识的字请教家长、老师和同学,学生边问边写,易学易记。

(2)把收集到的商标、报头、刊头、包装袋等粘贴成小报、手抄报,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上面的汉字就会记得特别牢。定期出识字专刊黑板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四、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玩玩字卡,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比赛谁能很好很快地耳听眼看手拿卡;邮差送信,学生扮作邮差,将生字卡片当成书信,随意发给多个学生,然后读生字,手执所读生字卡的学生必须快速将字卡贴到黑板上,大家齐读该字。

五、举行写字比赛,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利用一定的时间举行各种识字比赛,如按动物、蔬菜、水果、花草树木来归类识字进行比赛。看谁识字最多,借此提高学生对识字的积极性。没想到学生的识字率那么高,他们的识字量简直出乎笔者的意料。这种识字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识字用字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多种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