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诗人王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好酒诗人王绩

李秀芳

李秀芳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056500

王绩,字无功,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隋末唐初文学家。王绩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不少诗篇尽管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羁束的不满,却又往往表现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的思想。王绩的诗风朴素自然,洗去齐梁华靡浮艳旧习,有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之长,在唐初诗坛上独树一帜,但有时却过于率直质朴而乏余蕴。

王绩一生好酒。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渊征他入朝,在门下省任待诏。他的弟弟王静问他:“待诏这工作还干得愉快吗?”王绩回答:“待诏这官俸禄太少,又没有升迁的机会,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只是每天官府供应三升酒,还算不错。”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江国公陈叔达听说之后,说:“三升酒怎么够王先生喝的呢?从今天起,每天供应他一斗!”从此,王绩就得了一个雅号,叫“斗酒学士”。

王绩嗜酒如命,他听说主管音乐的太乐署史焦革善于酿酒,于是主动请求当太乐丞,目的就是为了能经常从焦革和他妻子那里要酒喝。这让人想起晋朝的阮籍,当他听说步兵校尉府厨房里有数百坛美酒的时候,主动请求降职担任步兵校尉,目的就是为了弄酒喝,当校尉府里面的酒都被他喝光之后,阮籍就主动辞职了。而王绩离开太乐署,则是因为焦革和妻子相继去世,他长叹:“这是老天存心不让我喝足美酒啊!”于是弃官还乡。

王绩不仅喜欢饮酒,在理论上也曾为酒文化增光添彩,他著有《酒经》、《酒谱》二书,总结了前人酿酒的经验。李淳风看了之后对他说:“你简直就是为酒作传的太史啊!”辞官回乡之后,他在自己的家乡东皋为酒圣杜康建造祠堂,把曾经供应他好酒的焦革也顺便摆在祠堂里供奉。

王绩自诩好道家,案头只摆放周易老庄,除此之外其他的书很少读。凡有以酒相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倒头便睡。他自言自己不思考、寡言语,而且无是非仁义之别,并这样给自己拟定了墓志铭:有道于己,无功于时。颇以此自得。王绩非常崇拜陶渊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王绩自号“五斗先生”;陶渊明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王绩也写了一篇《五斗先生传》。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五柳先生传》中的主人公宅边有五棵柳,王绩自号“五斗先生”除了表明自己好酒之外,更主要是要表达对陶渊明的崇拜。陶潜的《五柳先生传》中言自“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次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而王绩的《五斗先生传》中言自“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而寝矣,醒则复起饮也。”两相比较,足见王绩有甘愿步后效仿之意。王绩的归田耕取也与陶潜做的一样,他的代表性的诗作《野望》对他的归属感做了最真实的描画和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