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刺络放血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王艳珍

王艳珍

(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目的:观察以“刺络放血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刺络放血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连续治疗30d,并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30d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非常理想的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强度,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刺络放血;针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50-03

带状疱疹(acuteherpeszoser,A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1]定义为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2],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3],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最长可达16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PHN疼痛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出血及瘢痕等病理改变有关,并非是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在时间上的延续,而是与感觉神经脱髓鞘以及瘢痕形成有关。搜集2013~2015年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PHN患者69例病例,采用刺络放血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搜集2013~2015年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PHN患者69例病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50±5)岁;病程最短39天,最长2年余,平均(6.2±4)月。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4]中PHN的诊断标准:(1)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临床治愈后出现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2)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3)疼痛的性质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4)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的其他不适感,如痒、紧束感、蚁行感等;(5)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睡眠障碍。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首先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2.治疗方法

取穴:阿是穴(疱疹皮肤疤痕或色素沉着区)、与患处神经根相对应的夹脊穴。

操作方法:操作前准备:患者取舒适卧位,消除紧张情绪,充分暴露患处皮肤,0.5%聚维酮碘溶液严格消毒。刺络放血的操作方法:医者选取患者最初起皮疹处皮肤疤痕或色素沉着区用三棱针叩刺,出血后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然后依照前法在病变范围内选取一处刺血拔罐,放血量一般2~30ml均可,以临床疗效为参考,以病患体质及辩证证型为依据,取罐后严格消毒局部皮肤。针刺夹脊穴的操作方法:选取0.25×40mm的毫针(安迪牌一次性使用针灸针),选取与患处神经根相对应的以及其上下各节段的华佗夹脊穴,采用斜刺法刺入0.5~1寸,得气后接上电针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G6805-2A),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留针30分钟后取针。治疗后嘱患者保持皮肤干燥,畅情志,适起居,清淡饮食。以上治疗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

3.疗效评价

3.1观察指征

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定疼痛的轻重程度。在硬纸板上划一条线段,平均分作相等的9小段,依次标出1~10数字,让患者选出最能代表自身疼痛强度的数字,医者记录相应的数字即为疼痛评分。0表示无痛,记0分;1~3表示轻度疼痛,1~3分;4~6表示中度疼痛,记4~6分;7~10表示疼痛剧烈,记7~10分。

3.2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蛇串疮”的疗效评定标准[5]:痊愈:局部皮肤疼痛消失,皮肤感觉正常,VAS评分为0分,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者。显效:局部皮肤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减少>2分。有效:局部皮肤疼痛有所减轻,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VAS评分减少1~2分。无效:局部皮肤疼痛无改善,甚至加重,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VAS评分无改变。

3.3治疗结果

69例PHN患者痊愈19例,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40%,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体会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俗称“串腰龙”。《临证指南医案》曰“久痛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带状疱疹神经后遗痛多因病后体虚、正气不足,肝胆气滞、湿热、瘀血阻络或挟风邪上扰,以致经络阻遏,气血郁滞,形成“不通则痛”;再者此病患者大多年老体弱,气血亏虚,又蛇串疮久治不愈,更易伤及阴阳气血,清阳不升阴血不足,脉络拘急,形成“不荣则痛”。PHN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呈烧灼痛或撕裂样或刀割样痛,疼痛发作时常导致患者寝食不安,生活质量低下,或有焦虑和抑郁,此外,部分PHN患者伴有难忍性瘙痒[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高龄、女性患者及免疫力下降有关,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较大[7],使患者长期生活在疼痛中,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带来巨大负担。

《灵枢?寿天刚柔》曰:“久痹不去身者因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刺络拔罐法直接三棱针点刺PHN患者的皮肤络脉出血,令邪毒随之外出,继以拔火罐,使邪毒消散,疼痛即止。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说,刺络放血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确有较好的效果[8]。刺血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9]。从西医临床研究来看,刺络放血对机体免疫机能[10]有着良好的促进调节和激发自体抗病防病能力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实验和研究资料证明,刺络放血疗法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激发体内的防御机制,增强免疫力。再者刺络放血治疗痛症具有明显的优势[11],可明显缓解PNF的疼痛。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安全性及有效率均较高,对于带状疱疹各个阶段皆有疗效[12]。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与西药相比,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无副反应的特色优势[13]。治疗PHN结合解剖,重用夹脊穴。夹脊穴可调节督脉、足太阳经脉乃至全身之阳气,通调脏腑经络,使瘀滞得通,正气得助,阴阳平衡,疾病自愈。现代神经解剖也已证实[14]夹脊穴与神经节段关系极为密切,夹脊穴位于脊神经后支分布区,其深层有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椎旁节及其与脊神经相联系的灰、白交通支分布。针刺疱疹分布区域的夹脊穴,不但可通过影响脊神经后支而具有主治相应神经节段分布区域之疾患的作用,还可涉及其前支,调节交感神经,从而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有研究表明[15]针刺能提高患者的痛阈,减轻疼痛;另一方面刺激夹脊穴引起的针感传导反应,可刺激相应神经节段及其周围组织,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16],从而达到镇痛作用。

本疗法以祛邪以通,扶正以荣为治疗原则,采取刺络放血和针刺夹脊穴联合治疗,大大提高了PHN的综合疗效,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避免用药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且疗程短,疗效显著,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3):161-167.

[2]Schmadeek.Postherpeticneuralgiainimmunocompetentelderlypeople[J].Vaccine,1998,126(18):1768-1770.

[3]JohnsonRW,RiceAS.Clinicalpractice:Postherpeticneuralgia[J].NEnglJMed,2014,371(16):1526-1533.

[4]边天羽,俞锡纯.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08-11.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9-100.

[6]TyringSK.Managementofherpeszosterandpostherpeticneuralgia[J].AmAcadDermatol,2007,57(6Suppl):S136-142.

[7]崔长弘.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策略研究现状[J].疾病监测,2013,28(12):1030-1033.

[8]陈波等.放血疗法适宜病症初探[J].中国针灸,2009,29(5):0255-2930.

[9]杜思敬辑注,黄龙祥、黄幼民校注.针灸名著集成窦太师针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393.

[10]杨丽、袁秀丽.刺络放血疗法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67-68.

[11]刘承、张海燕.刺络放血法治疗痛证的优势[N].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12月(12).

[12]刘志顺等.带状疱疹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康朝霞,张唐法.三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0):903-905.

[14]姚英杰.针刺治疗痛症验案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40.

[15]徐玉萍.电针加音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6例[J].广西中药,2004,27(5):14-15.

[16]魏玲,苑贵毕.穴位注射夹脊穴加针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6):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