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

王丽娟雷晨

王丽娟雷晨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750004)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未合并冠心病患者63例,分别测定血清胱抑素C、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结果: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年龄、尿酸、血脂均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血清胱抑素C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576-02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起病隐匿不易被发现,UKPDS研究已证实了高血糖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2~4倍,并且具有发生早、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1]。本研究旨在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从而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平均年龄(61.25±8.24)岁。同期收集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患者63例,患者平均年龄(46.49±10.42)岁。

1.2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2]。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符合1979年WHO的诊断及分型[2],研究对象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排除标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肾功能不全和肾病病史、感染性疾病、肿瘤、风湿系统疾病、甲亢、心功能不全及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如肥厚型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1.3研究方法:

1.3.1填写患者调差问卷,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程、体重、身高等基本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3.2所有患者均禁食10小时后,于次日晨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尿酸(SUA)。CysC采用免疫比浊法,空腹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采用氧化酶法,LDL-C、HDL-C采用直接测定法,一般生化指标均应用我院中心实验室西门子2400全自动生化仪,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间各基础指标的比较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冠心病组基础值比较显示,两组间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CysC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循环中的Cys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由于其生成速度和血液浓度稳定,且不受性别、肌肉、炎症、感染等因素影响,因此CysC是反应早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的理想、可靠的内源性标志物[3],既往的研究证实CysC能够比肌酐更早预测糖尿病肾病。近年的研究提示,高Cys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且与糖尿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4]。CysC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机制考虑主要与以下几方面相关。首先,肾功能异常可以抑制血管内皮NO合成,影响血压、血脂、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变化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5];其次,CysC可能参与凋亡神经细胞死亡的过程[6];第三,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大都会参与心血管疾病及肾脏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而CysC与糖尿病的发生积极相关,故间接解释了CysC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7];再者,炎症细胞因子作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指标,能够刺激溶酶体组织蛋白酶,CysC水平增加平衡组织蛋白酶的促弹性组织离解活动,具有促弹性组织离解特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可在血管动脉弹力蛋白损伤处过度表达[8],参与血管壁基质重构。本研究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说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中CysC明显升高。PRIME研究[9]发现血清CysC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在校正了传统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依然存在,表明高CysC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预测因素。

对血清CysC与冠心病其他相关因素做了分析,结果得出,其与年龄、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年龄是冠心病公认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本研究显示CysC与年龄呈正相关。尿酸主要从肾脏排泄,其浓度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尿酸结晶可沉积在血管壁上损伤血管内膜,激活血小板,使其粘附聚集血管壁,促进氧自由基的生成,诱发加重动脉粥样硬化。CysC与尿酸作为肾功能相关指标,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本研究也显示两者存在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大量研究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持续发生一系列的慢性炎症反应,LDL-C是这种慢性炎症的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而HDL-C则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0]。作为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中参与炎性过程的CysC,本研究也提示其与LDL-C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与HDL-C存在负相关。

总之,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合并心血管疾病亦具有一定的预测检价值,可以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筛查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6.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4-778.

[3]徐菲,包进,赵昕亚等.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482~1484.

[4]SahakyanK,LeeKE,ShankarA,KleinR.Serumcystatincandtheincidenceoftype2diabetesmellitus.Diabetologia.2011;54:1335–1340.doi:10.1007/s00125-011-2096-6.

[5]KawamotoR,OhtsukaN,KusunokiT,etal.Anassociationbetweenthe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andcarotidathero-sclerosis[J].InternMed,2008,47(5):391-398.

[6]NagaiA,RyuJK,TerashimaM,etal.NeuronalcelldeathinducedbycystatinCinvivoandinculturedhumanCNSneuronsisinhibitedwithcathepsinB.BrainRes2005;1066:120-8.

[7]Seung-HwanLeea,Shin-AeParka.InsulinresistanceandinflammationmayhaveanadditionalroleinthelinkbetweencystatinCandcardiovasculardiseaseintype2diabetesmellituspatients.MetabolismClinicalandExperimental,2010,59:241–246.

[8]TaglieriN,KoenigW,KaskiJC.Cystatincandcardiovascularrisk.ClinChem.2009;55:1932–1943.doi:10.1373/clinchem.2009.128397.

[9]Luc,BardJM,LesueurC,etal.Plasmacystatin-Canddevelop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ThePRIMEStudy[J].Atherosclerosis,2006,185(2):375-380.

[10]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