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王克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王克军

王克军

黑龙江省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环境保护局164300

【摘要】环境保护对策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完善河道治理工程的整体质量,使河道水资源与周边生态系统的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凭借优化保护对策,更便于维护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使生态城市工程体系的构建具备更全面的资源保障。本文基于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展开分析,在明确保护对策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河道治理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河道治理;环境影响;工程特点;环境保护

一、河道治理环境影响特点分析

1.水环境影响特点

河道治理工程的目标便是降低城市水资源污染程度,通过清淤等工作的落实,营造更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但根据以往资料显示,河道治理工作却仍旧存在以下三种污染情况:

首先,河道治理工程开展期间仍无法有效制止工地废水污染问题,其中有生产废水、工程材料等,极易再次沉入河水中,与原有污染物汇集,使河道水资源造成二次污染。

其次,从河道治理工程开展规模可知,此类工程规模较大且周期较长,通常需要大量施工人员驻守在河道周边环境,对工程设备进行管理才能确保河道治理质量满足工程要求。但在此期间,若未提供适当的给排水系统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问题,则极易导致生活污水流入河道中,如此便再次影响了河道治理的质量,使河道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最后,在河道治理工程开展期间,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进行维护,期间会采用大量的机油以此保养机械构件。而在较长的施工周期影响下,经常会出现雨天等气候环境,柴油等具备污染性的材料便会进入河道水环境内,不但会对河道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河道内部原有生态系统平衡,使大量的河道生物死亡。同时废油渗透入河道周边泥土,同样会对土壤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使周边植物存活率大幅度下降,自然也便谈不上河道治理的质量,甚至会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带来更严重的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特点

首先,在河道治理工程开展期间,施工扬尘与机械废气会对地区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不但无法为周边居民生命健康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同时施工噪音等问题同样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从施工扬尘角度来看,河道治理工程在施工期间势必会存在工程土方挖填的情况,或者待河道垃圾堆积之后,因为水分蒸发导致尘土被城市季风吹走,都会极大影响地方空气质量,若长时间将尘土吸入肺中,势必会引发周边居民呼吸道疾病。而机械在运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能量转换为机械能,才可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使用,期间河道垃圾的焚烧等措施都会导致大量的废气排放至河道周边环境,自然便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对地区生态植被造成损害。

3.生态系统影响特点

河道治理工程的开展通常会因为周边交通环境与垃圾处理方式使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甚至部分会直接对地表植被系统造成损害,致使地方水土流失程度加重,造成河道治理效果下降。以某地河道治理工程举例,此地因为周边生态系统组成复杂,并且不具备足够的设备预留空间,所以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管理人员通常需要对地表环境进行清理,确保能够容纳大型机械设备,并能够为河道废料或淤泥提供足够的堆积地方,才能使河道治理工作有效落实。但在此期间,河道垃圾潜藏的毒性会对地表土壤与植被造成伤害,使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损,如此便违背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河道治理保护对策的有效落实,既能够根据河道污染问题提供更详细的解决方案,由此降低工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使河道治理工作中环境保护的目标得以落实,同时凭借保护对策,更便于转变以往河道治理方案,由此为设备选用与技术落实提供更完善的平台。

1.水资源保护对策

谈及施工废水污染防治,需从以下3方面入手:首先,河道内的基础工程应选择适当的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汛期、丰水期进行施工。其次,关于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应明确地点。同时,地点选择需稳妥,最好距离河道较远。另外,施工材料堆放场地应保证设施完善,避免施工材料受到雨水冲刷。最后,设立施工废弃物回收利用流程。譬如,在河堤施工区设置排水沟,以此方式使废弃物得到管理,不会污染河道水质。另外,关于施工废水,也应该有相应的回收方式,以免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污染。

2.大气环境保护对策

空气环境保护主要是减少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对于减少噪音,其防治主要是遵循2种原则:首先,设置规章制度或者隔离带堵住噪音,譬如车辆减速等等。其次,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治理噪音源。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施工料场、混凝土拌和站的选址上,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另外,场地的布置和拌和机都要装上相应的装置,用以除尘或者减震。另一方面,施工场地内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譬如定期洒水等。

3.生态系统保护对策

为了保护河道治理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需要在施工中和施工后做好保护措施。施工中的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土料开采及弃渣场的保护上,基于河道治理工程的繁杂性,施工期间有弃土、弃渣及建筑垃圾等污染物出现,对此,应安排专人合理堆放和处理。

同时,对于占用的道路、林地等,完成施工后应予以处理。平整土地,并复原地貌和植被,保证工程附近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在落实荒地复原措施时,注重临时水土保持,让遭到破坏的地貌和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在施工后更应该做好防护措施,譬如种植水生植物和推广生态护坡。为了减免河道中水质富营养化的问题,可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譬如在河道中种植美人蕉和大藻等植物。

除了在河道周围种植水生植物的方法之外,还可以推广生态护坡,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河道治理工程或多或少都会破坏水、植物、土、生物之间形成的能量和物质之间的自然循环。为免河道水质出现问题,应提升其自净的能力,增强土壤和水体之间的交换作用。对此,可采用护坡的途径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具体实施过程中,选用透水砖、绿化植物、杉木桩和直立块石等达到目的。

三、结语

环境保护对策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为河道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补偿措施,使河道治理工作的质量可控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借助保护管理对策,更便于管控河道污染问题,使河道治理工作更具备积极性意义。故而,在论述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期间,必须明确河道治理工作常见污染问题和特点,并提供有效的优化防治措施,降低污染物的产出率,才能为后续河道治理工程的开展提供更全面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卫东.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J].四川水泥,2017(3):119-119.

[2]王菊明.探讨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1-21.

[3]陈祥,李静,张雷.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2):19-20.

[4]吴文斌,阮伟琴.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分析[J].江西建材,2017(6):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