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工作模式促进压疮预防作用

/ 3

优质护理工作模式促进压疮预防作用

黄燕玲

黄燕玲(广西平果县医院531400)

【关键词】优质护理压疮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94-02

压疮,一个难以回避的临床问题,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是卫生部2013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可以明显减低压疮的发生率,并且可以有效地治疗压疮[1]。现就笔者阅读大量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有效预防压疮方面的文章,结合本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实施的压疮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一、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及目标

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是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把病人分到护士,由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建立优劳优酬的护理激励机制,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让护士体会成就感[3]。我们的目标是让患者和家属满意,医生和护士满意;科室和医院放心,社会和政府放心。国外的护理观点认为,压疮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为护理不当。国内观点则认为,压疮完全是可以预防的,除特殊情况不允许翻身外,带入的压疮不许扩大。但是国内外护理压疮的目标是一致的:规范压疮的预防和护理,防范和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带入压疮的治愈率。然而,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领域里的难题.是长期卧床、痛风、癌症晚期等患者护理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责任护士如何正确识别、评估、防范和补救压疮带来的风险,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压疮护理事件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工作中永恒的话题[2]。

二、压疮预防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压疮相关的护理制度和规范

建立压疮预警机制是指对住院病人实现压疮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动态监控,在明确病人可能会出现压疮危险后确定危险等级,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选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工具:Braden量表1[2]。更新观念①建立压疮主动上报压疮事件通报制度。②鼓励护士主动上报压疮事件。③报告者不必担心因为报告而受到责备和处罚。④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主要在于学习而非责备,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教训。⑤促进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和合作,使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农月稠等认为[4]要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必须制定医院压疮防护管理流程:

1压疮危险因素评估BradenScale评分表的应用

压疮,是指由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引起的区域性组织缺血或坏死,当身体某个部位的血流灌注不佳且有持续的压力存在时,,就会引起压疮,且通常发生在骨突处[11]。而潮湿特别是失禁是促使压疮发生的因素。从住院病人的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六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根据得分情况判断病人是否属于高危人群:最高23分,最低6分,轻度危险15-18分,中度危险13-14分,高度危险10-12分,≤9分为极度危险,根据得分情况筛选出发生压疮的危险人群,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的危险程度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

2压疮危险患者的护理措施:

2.1评估结果与护理措施记录代码(共(1)-(3)个):①轻度危险患者(15-18分)的护理措施包括(1)--(3),②中度危险患者(13-14分)的护理措施包括(1)-(4),③高度危险、极度危险患者(≤12分)的护理措施包括(1)-(5)。

2.2各项具体护理措施

(1)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及皮肤的清洁干燥,保持受压部位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根据病情定时督促病人更换体位,局部合理使用减压用品。(2)加强营养,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3)护士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发生压疮的原因,让其了解压疮与皮肤护理的关系,以及压疮发生、发展和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让病人和家属积极参与预防压疮的护理。(4)根据病情定时协助病人更换局部受压部位,局部合理使用减压用品:充气床垫、水垫、海绵垫等,慎用圈状用具作为减压工具。(5)确定为高度危险、极高度危险的患者:1)根据病情定时翻身,坐位时每1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卧位时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侧卧位时身体倾斜30°角左右,如需抬高床头应≤30°,且必须借助膝枕或适当抬高床尾,把病人骶尾部的剪切力降至最低。翻身变换体位时避免拖、拉、拽。并班班交接皮肤情况。2)有翻身和备案的患者,放置预防压疮的床头标识,每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护理措施记录于“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记录表”的相应格内(记录形式为:评估分值/护理措施代码)。如果病人转科一并将评估结果及备案情况交班给下一个科室。3)受压部位皮肤出现轻度发红时,减轻或解除压力即可,也可采用贴保护膜、减压敷料等方法,以减少皮肤摩擦,达到防水和保护皮肤的目的,禁止按摩,以免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3完善压疮高危患者的质控流程:

根据得分情况判断病人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再根据是否是带入或者新发情况进行评估定性→报告护士长并记录→再报告压疮小组及护理部进行会诊提出意见和反馈。

4护士在完善压疮医疗诊断中的作用:

几乎99%的Ⅰ、Ⅱ期压疮无医疗诊断,Ⅲ期压疮常有漏诊现象,护士多与医生及时沟通来明确医疗诊断。

5制定压疮护理过程的记录:

新发或带入压疮一周记录一次转归情况直至愈合、出院或死亡。

6护士长参与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计划拟定,及时指导护士完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日常工作中督查、实践中培训,并评价培训效果及制度、规范的可行性。

三、结语

据文献报道,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2.5%~1.8%,甚至高达11%[8]。住院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25%[7]。美国2007年638所医疗机构压疮患病率为13.7%,院内压疮患病率为6.%[19];德国2005年的调查结果为11.7%[20]。可见,目前压疮发生率下降为零不太实际,必须加强压疮护理的规范化管理,将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水平[5]。住院病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性一步,是有效护理干预的一部分,有了危险因素的评估结果与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其护理记录方法,使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操作有目标、方法明确,质控可量化。实施压疮规范管理前,使用传统的压疮管理体系,护理部垂直管理为主,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流程复杂、繁琐,而且带入及新发压疮都要求每班填写一次追踪记录,护士们不太了解整个压疮的评估、报告流程,呈现头重脚轻的现象,以前患者有新发压疮时护士一是对上报有顾虑,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患者状况好转而不上报,这就导致护士长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往往是问题已经形成的状况。这种倾向于个体责任,又缺乏科学管理系统的压疮护理模式,导致压疮发生率较高[5]。而建立压疮管理小组后,通过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BradenScale评分表,筛选出发生压疮的危险人群;简化了各级压疮患者及压疮护理措施、带入(新发)压疮病人质控流程以及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质控流程;同时也简化了护理记录方法,重视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护士们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指导大家从住院病人的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六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根据得分情况判断病人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再根据是否是带入或者新发情况进行评估定性→报告护士长并记录→再报告压疮小组及护理部进行会诊提出意见和反馈。各级压疮危险患者及压疮护理措施、带入(新发)压疮病人质控流程以及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质控流程简单、易掌握,方便了临床护士的工作[4]。通过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后筛查出的压疮患者逐渐增多,而高危备案后新发压疮的人数越来越少。只有实现患者安全的目标,才能称得上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皮健个性化优质护理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年3期

[2]牛家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对压疮管理的护理体会中外医疗,2012,20

[3]何东红李阳等优质护理在严重压疮患者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医疗前沿2012年第9期

[4]广西区人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我们在行动专题讲座2011.8.30

[5]王勤,孙丽等老年病房压疮管理的三级监控护理学杂志2012年1月第27卷第1期

[6]李旭杨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6.

[7]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

[8]于青于兰压力性溃疡危险因素的评估[J].护士进修杂志,1996,11(2):

[9]赵光红,刘义兰等压疮患病率调查持续改进压疮管理[J].护理学志,2009,24(13):59-62.

[10]周冬梅,钱晓路等.压疮居家照顾者负担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志,2011,6(2):9-12.

[11]陆晔峰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报2010年第17期

[12]王全燕Braden评分法在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第11期

[13]陈敏娟徐燕;压疮预防护理路径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第20期

[14]吴国静优质护理对压疮预防的新进展心理医生2012年第11期

[15]曹珊杨荣王艳;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第4期

[16]高娟;陈惠敏;袁芳卢丽华营养客观参数与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性分析华南国防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17]何华英杜峻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09期

[18]刘文平施宇赵琪珩;压疮危险因素的动态评估与护理吉林医学2008年第14期

[19]VanGilderC,MacFarlaneG,MeyerS,etl.Bodymassindex,weight,andpressureulcerprevalence:ananaly-sisofthe2006-2007InternationalPressureUlcerpre-valenceSurveys[J].JNursCareQual,2009,24(2):127-135.

[20]LahmannNA,HalfensRJ,DassenT.PrevalenceofpressureulcersinGermany[J].JClinNurs,200514(2):1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