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浅析席晓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浅析席晓杰

席晓杰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随着如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快速进步,我国的城建工作也在一步步的扩展之中,建筑施工安全便成为了稳定社会发展和民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正因为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安全的要求和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做好安全保障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本文将通过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和建筑安全管理分析,这两个相关联的主题,进行探究,为我国建设行业提供部分分析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素质教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1导言

我国处于城市进程化的过程中,建设行业正是飞速发展的阶段。而现今的建筑行业却仍然存在安全事故或隐患问题,只有提升了建筑行业的安全性和质量,从建筑效率上优化进步,才能够为我国的建筑企业奠定优质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素质教育和安全管理分析,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性,为社会带来一个更为和谐稳定的建设发展。

2建设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的建筑行业质量低下,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甚至威胁到民众的人身安全,大幅度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因此,强化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首先便是对于社会安全和社会整体正常运行的体系做出了最为基本的保障,让人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若质量低下长久化,则会涉及到不断的翻新和整修工作,导致了建筑企业大规模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消耗。建筑业原本便属于大金额的公司企业,每一次整修都会耗时耗力,若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长期性开展循环的建筑工作便直接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样极为不利,也影响了企业的名声,甚至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声誉,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发,也会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建筑安全素质教育针对于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对于高危职业的职业素养都有一定的培训作用。除此以外,只有完善了建筑安全素质教育,让整体劳动力都能够对于该行业有自发性的安全意识,主动培养对于施工建设中的严谨性和安全性,避免细节隐患的发生,才能够加强企业本身的和谐稳定发展,让该建筑企业能够有进步的目标。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员工和管理层的共同交流,只有员工都具备了对于企业和施工的凝聚力,才能够真正实行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标准。由此,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和管理,便是从员工自主的意识强化和整体体系的管理层面,双重优化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3实现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和建筑安全管理的路径

3.1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强化制度管理是保证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相关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通过对以往建筑施工事故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施工人员安全素质能力的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企业应努力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构建合理的安全防护网络。通过制度和管理的强制约束,使施工人员从被动遵守逐步转化为自觉执行,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专职、兼职、值日等安全员)应深入实际施工作业,按照安全管理的标准,严格管控各个施工环节,确保各部分之间施工工序、质量和安全之间的连贯性。只有不断地提高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内容,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及时查处施工中存在的违规现象,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3)保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水平,从而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各级建筑安全监管机构要深入贯彻贯彻落实国家、地区法律法规,坚决查处和制止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力度。

3.2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增强文化建设是载体

1)建筑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理念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安全行为和梳理心理动因,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理念系统。

2)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相关活动来强化建筑安全文化建设。首先,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教育宣传机制,实现安全知识的普及,重点加强监督管理人员、高危作业人员及特种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要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水平,加强不同阶段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保证施工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再次,施工人员还要做好自查自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解决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问题的发生。

3)将建筑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建筑安全文化应与企业各部门的员工有机融合,加大安全教育的传播和覆盖面积,保证建筑安全文化的建设水平,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水平,进而推进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3.3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职业素质

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职工人员的手工操作直接影响了整体建筑的细节安全。较为复杂繁琐的施工作业,成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建筑施工开展之前,企业需要对相关员工进行一次严格的专业培训,主要目的便在于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在培训过程中,首先通过实际案例,让员工了解到施工事故的严重性,让他们能够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从而在未来施工过程中更加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完善,避免任何的安全隐患。其次,便是确保每一个员工具有合格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培训人员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简单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指出他们的专业问题并加以改正,让未来施工可以保证更高的准确率,以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只有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分析和强化,才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员工在机械操作方面的误操作,同时让他们对于突发的紧急问题能够有更为直接的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冷静地处理突发状况。最后,在培训中需要多次提及建筑施工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每一个员工能够以标准化的要求和职业态度进行工作,自觉实践并关注施工风险,避免事故。

3.4落实安全管理,监管细节因素

为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安全隐患,除了在企业标准和员工操作方面着手之外,更应当注重的便是整体施工过程的监管和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作为大型项目,需要一定的相关人员在每一个部分做到严格的管理审查,才能够及时发现细节问题并加以更正。

为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保障,根据国家颁布的施工建设条件指标,对施工进行更为严格的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下,应当逐步安排层面式的管理,让任何细节问题都可以在实时监管下做到最优化,让各个部分单位为相对应的部分环节全权负责,尽职尽责地把建筑生产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自然,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除了人员管理,在器械和材料的选取上,也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多次且实时的审查,避免偷工减料或材料使用不当的状况发生,才能够逐步合理强化建筑的安全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水平也有着更高要求。建筑工程负责人努力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建筑安全意识水平。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还要具有把控全局的能力,将安全管理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到各项目环节中,避免安全隐患,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秀国.探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居舍,2018(36):135.

[2]陈智兴.研究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76-177.

[3]朱见聪.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7(35):195+181.

[4]宋莉,张荣.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