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临床化疗方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乳腺癌的临床化疗方案分析

钱永连徐云峰

钱永连徐云峰(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39300)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245-02

【摘要】目的采用临床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轻度、中度、重度乳腺癌患者采用临床早期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期为六个月为宜,并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临床化疗治疗乳腺癌非常有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很少。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方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对我科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后行早期临床联合化疗,年龄27~70岁,而中位年龄是44岁。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C)、甲氨蝶呤(M)、氟尿嘧啶(F)、阿霉素(A)、表柔比星(E)、紫杉醇(T)。传统的联合化疗方案有CMF和CAF。,所有的病例经病理或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有可测量的病灶,Karnofsky评分大于80分,心、肝、肾及骨髓的功能均在基本正常范围内。基本上都没有不良反应。

1.2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方案有三种:①改良的CMF方案;②AF方案;③AC方案。

(1)CMF方案

CTX——环磷酰胺;MTX——氨甲喋呤15-Fu——5-氟脲嘧啶。

CTX600毫克,静注。MTX10~15毫克,静注。5-FU500毫克,静脉滴往。

上述3药中,先注射MTX,6小时后再注射CTX和5-FU,以取得药物协同作用。每7~10天给药1次,每用药2~3次,停用2~3周。持续1~2年。

(2)AF方案

ADM——阿霉素;5-FU——5-氟脲嘧啶。

ADM30~4O毫克,静注;5-Fu500毫克,静脉滴注,每3周给药1次。

(3)AC方案

ADM——阿霉素;CTX——环磷酸胺。

ADM30~40毫克,静注;CTX600毫克,静注,每3周给药1次。

AF方案和AC方案:每用药3~5个月,休息1~2个月。

1.3疗效评价

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的实体瘤通用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所有患有乳腺癌的患者都在完成2—3个疗程的乳腺癌术后临床早期化疗后的第14天进行了疗效评价。

疾病进展(PD):肿瘤的最大直径与他的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高大于25%;

病情稳定(SD):肿瘤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降低小于50%,或增高小于25%;

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降低大于50%以上;

完全缓解(CR):临床检查肿瘤完全消失。

1.4不良反应

按照WHO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价。

化疗前如果血小板计数小于7.0×109/L、白细胞小于3.5×109/L,就应该延迟化疗。

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1.5×109/L、白细胞小于3.0×109/L时,就应该给予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5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化疗临床效果

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早期应用临床化疗六个月,效果非常好,疗效确切,能达到杀灭亚临床性转移灶的目的。

2.2不良反应

脱发、色数沉着等,对心脏等的作用较小。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2]

乳腺癌的病因有六点:(1)激素作用:如显示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2)家族史:父母有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于父母无乳腺癌的人。(3)月经婚育史:不孕及初次足月产年龄较大者等等都能增加发病机会。(4)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癌的争论尚有争论。(5)营养过剩。(6)环境和生活方式:第二、三代移民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乳腺癌是实体肿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一般认为辅助化疗于术后早期应用,辅助化疗应达到一定剂量,治疗期以六个月左右为宜,能达到杀灭临床性转移灶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目的。[3]效果很明显,预后良好。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毒性,等等化疗毒副作用存在较少,在良好的护理下,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改善生存率。[4]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值得广泛应用。[5]

参考文献

[1]姜军.乳腺癌l晦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1):1-2.

[2]潘启超.吡柔比星的药理与临床[J].中国新药杂志,2005,4(6):20.30.

[3]洪文善,杨名添.第2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综述[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31(9):695.

[4]孙燕.内科肿瘤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4.

[5]张斌.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华肿瘤杂志,2003,25: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