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管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管控探讨

陶建华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舆县供电公司河南驻马店463400)

摘要: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实施主要是指将运维一体化与专业检修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组织模式,其可以有效地整合变电设备现场操作、设备巡视等工作,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最终实现资源的中分利用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本文就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管控实施难点和相关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管控

1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管控的意义

实施变电设备一体化之前,各个变电站的巡视工作主要是运行组利用工作的间隙来进行相应的巡视检查工作,其巡视的时间也比较短,巡视也比较的匆忙,从而造成巡视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变电设备维护工作只能够在节假日进行施工,相应的时间不固定,这样维护工作不能够达到随时进行的要求。在实行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之后,就会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巡视工作,由于时间充足,巡视工作就很仔细,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另外设备维护工作也是在工作的时间进行,这样就能够随时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在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处理,从而也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首先,其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于相应工作人员的重组,可以有效的实现运行和维修人员之间的相互补充,从而也就减缓了人力资源资源短缺的矛盾,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次,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的素质,促使工作人员多项技能的学习,在保障有一个特长的同时也就有效的使工作人员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扩展提升。第三,有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实现维修和运行人员以及工作之间的有机的结合,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可以学习和从事检修维护工作,相应的维护工作人员可以熟悉和掌握运行工作的相关技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第四,运检一体化的实现有效的整合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以及维护检修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使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实施难点

2.1具有差别性。虽然变电运维与检修工作对象是电力设备,但是运维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扎实的综合性知识。而在社会分工日渐细化影响下,检修与运维工作人员知识也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实施一体化的情况下,专业知识的差异性直接增加了工作人员掌握技能的难度,同时延长了培训周期与费用,成为运检一体化难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2.2安全控制环节薄弱。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开展检修工作需要建立在安全措施基础之上,如明确带电设备、进行安全交底工作。相比较来看,传统模式更具优势,由于检修需要在对设备状态进行相应调整时,需要运行人员进行许可把关,并在完成工作后,由运维人员负责验收。这种方式能够明确划分责任,且有效实施监督工作,提高了检修工作安全性。而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安全控制环节较为薄弱,难以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相关细节有待调整。

2.3劳动工作的强度大而且风险系数高。按照传统的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的管理模式,由于运行维护人员和检修人员都是独立工作的,各自承担属于自己的工作责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就会比较大,工作强度也相对较高,这就必然会提高安全风险系数。如果激励机制不到位,工作人员就很难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当然也难以提高工作质量。

3实施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的措施

3.1做好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的协调工作。(1)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在变电设备运维、检修工作中,将安全理念渗入其中,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以使安全管理更好地落实到位。对运维、检修一体化的各项规定以及工作原则要严格履行,鼓励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进行专业技术学习,以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运维人员的排班、技术监督控制以及管理工作都要认真执行,以满足运维、检修一体化的工作要求。(2)对变电设备的运维工作和检修工作进行协调。对运维工技术和检修技术要进一步规范,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运维、检修一体化工作要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确保电站设备运行安全稳定。(3)利用实践带动相应的培训工作,对技术操作以高标准、严要求。培训工作中,以复合型人员培养为目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为运维与检修有机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专业水平。

工作人员作为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有效实施的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运检水平。对于当前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现状,应积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内容,加强对变电设备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深层次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价值,同时进行相应的考核,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并以激励形式,鼓励和调动工作人员培训积极性,及时奖励技术能力较强的员工,以此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目标。

例如电力企业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制定变电运维一体培训计划,立足于当前,积极引进新增内容,并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系统化培训及考核。第一阶段,基础内容,如更改微机保护装置定值、设备防锈补漆工作等;第二阶段,蓄电池充放电、变压器呼吸器等相对复杂的技术;第三阶段,主要培训隔离开关操作回路等内容。企业选调各专业专家,采用“现场讲解+演示+实践”模式,对各项知识进行深层次讲解,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扎实地掌握知识,为电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极大支持。

3.3加强控制与管理,实现一体化目标。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实施并非完全否定传统方式,最佳方式应将传统方式与一体化有机整合,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对变电设备的全面控制和管理,确保一体化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运检一体化控制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工作,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综合考虑现有检修业务实际情况,并制定阶段性运检方案,落实好各项工作移交工作,制定检修决策方案,确保其能够有序实施。②应明确该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运检人员的安全责任,侧重对工作各项细节的关注力度,确保各个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③还应适当将部分检修人员划分到运维部门,并明确人员职责,形成各司其职的良好局面,促使一体化两个班组的工作更好地融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在实施运检一体化的时候,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和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在实施运检一体化的时候,要建立激励机制,以此来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工作人员的观念发生转变,同时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岗位的培训工作,注重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此来保障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倪明.35kV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体系的应用及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李诗华,邱爱林.大检修模式下的变电运维班组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

[3]崔亮.探讨如何实现变电运维的一体化[J].低碳世界,2014(19).

[4]高体攀,高体红.大检修之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8(22).

[5]张寰.浅谈“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科技与企业,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