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1

急性脑血管病护理

赵桂荣(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民医院,内蒙古土默特左旗,0101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治疗;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CVD)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易并发肺部疾患。据统计,脑出血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8.2%~67%,一般约为15%,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伴有意识障碍者约70%合并肺内感染或肺水肿。肺水肿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9.2%。由此可见,肺部并发症,特别是肺水肿是导致急性脑血管病主要死亡原因。

1病因

1.1中枢性因素急性脑血管病脑水肿后丘脑下部和脑干上部功能受到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在病发6~8h肺部就发生充血水肿,肺及支气管淤积大量分泌物、细菌繁殖,继而引起肺炎。

1.2坠积性因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迟钝或消失、吞咽困难、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不能排出,而坠积气管、支气管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张而形成坠积性肺炎。

1.3个体因素老年人、平素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肺部疾患的患者、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易导致肺内感染。

1.4药物或输液因素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心脏病,在治疗过程中过多地使用甘露醇脱水或输液过多、速度过快,可能引起急性肺水肿。机械辅助呼吸,导致医源性感染。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导致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住院后交叉感染。

针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内感染的发病原因,我总结了急性脑血管病和并肺内感染的预防、护理和治疗措施。

2预防、护理措施

(1)对有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的患者,不应过早进水进食,病后3~5天仍处于上述状态者,应给鼻饲,以防误入气管,鼻饲前充分吸痰,鼻饲后短期时间内尽量不吸痰,以免引起呕吐,鼻饲饮食要少食多餐,有胃液反流或呕吐频繁者,暂不进食。

(2)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临床上一直使用翻(翻身)、叩(叩背)、点(点药)、吸(吸痰)、喷(喷雾)。

(3)重症患者发病即应给吸氧,因为缺氧降低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抗炎药疗效。

(4)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静点甘露醇之前30min可给予利尿药,以降低心脏前负荷。适当控制液体量和速度。

3治疗措施

3.1肺炎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同预防措施)。

(2)应用适当抗生素控制肺内感染:脑血管病并发症的严重肺内感染大多数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上述情况选用抗生素,应多次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3)适时、准确地给予气管切开:脑血管并伴有严重肺内感染,痰多且稠不易排出,体温持续升高,意识障碍在短期不能恢复,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或是准备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气管切开。

3.2肺水肿的治疗。

(1)吸氧:将氧气通过50%~70%酒精湿化吸入,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消除泡沫,改善肺水肿。

(2)镇静剂:消除患者烦躁、恐惧心理,但对有呼吸抑制的患者要禁用。

(3)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4)激素的应用:可减轻渗出,但对严重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出血者及其他激素使用禁忌者应减少激素剂量慎用。(5)控制脑水肿: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占位效应,从而减轻和缓解脑-内脏综合征,争取意识障碍迅速恢复,以利于肺水肿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