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社会的和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3

为了社会的和谐

任桂艳王玉昌

为了社会的和谐任桂艳王玉昌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崛起”之声成为了当今“中国梅花鹿之乡”东丰县这块发展热土的最强音。四十万鹿乡人民抢抓机遇,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全县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我县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有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就是东丰劳动保障人。他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社会和谐发展谱写了一曲奋进的新乐章!

近年来,东丰县劳动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思维,谋求新发展,以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为理念,上新台阶,创新水平,不断实现新突破,掀开新篇章。劳务经济发展、困难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社保扩面参保、构建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据统计:2008年东丰县城镇新增就业680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93人,困难人员就业73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6154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500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807人;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30200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502万;全县企业退休人员实发养老金8108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84万元……

“俯首民生察冷暖,百姓疾苦挂心间。”这一组组充满爱心的数字,全新地诠释了县劳动保障局“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平民百姓解困”的执政为民理念。他们曾获得许多荣誉,而这些荣誉的背后承载着是他们辛苦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就是社会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每个劳动者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拥有一个就业岗位。就业是每一个劳动者赖以生存、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它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因此,加快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仅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近些年,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较大,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困难和压力,县劳动保障局党组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主线,以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为载体,从抓好各个关键环节入手加大领导力度、制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注重宣传发动,通过全面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发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兑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全面启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十分圆满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为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业在人创,事在人干”。就业联席会议制度是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的组织保障。2008年,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有15项工作目标均比往年大幅增长。为保证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全县20个成员单位,发扬大局观,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全年共减免下岗失业人员开办的食杂店、加工点税费210.58万元;兑现社保补贴、鼓励灵活就业,直接受益者8000人,发放补贴1200万元;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机制灵活,对有创业愿望、具备创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先后发放小额贷款502万元,使254人办起了大小不等创业项目,直接带动了8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实现再就业,有力地推动了创业促就业活动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发展。

近年来,县劳动保障局以人力资源市场为桥梁纽带,坚持以宣传为先导,面向每个单位领导、职工和农村群众各个层面,他们通过广播电视设立专栏、在世纪广场设立大屏幕等宣传主阵地;讲形势、说政策,积极开展职业介绍,通过立体式、多角度、大容量的广泛宣传和舆论引导,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仅2008年一年,县劳动保障局就发布用工信息5000余条,举办专场招聘会12场,通过职业介绍有3400多人成功就业。

关注民生、普惠百姓。近些年,县劳动保障局始终把困难群体就业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就业作为工作重点。他们依靠构筑牢固的工作大平台和全新的工作机制,通过全面的服务,使国家各项就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使职工权益得到了最有效的保护,从而也使劳动保障各方面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2006年以来,我县通过连续三年向上争取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使包括80%以上的“4050”人员共1360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全县累计确认零就业家庭1406户,经过多次与有关部门、企业沟通,推荐,对有就业愿望的1821人全部安置就业,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比率达到了100%。通过对走上公益岗位人员实施科学管理,规范使用,这些人受到了各用工单位的好评,既获得了稳定收入,又发挥了余热;2008年,全县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以及大龄困难就业人数分别超额完成省、市下达计划的21.8%、22.6%和31.25%,创历史最好水平,得到了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的充分肯定。

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县劳动保障局针对我县是农业县,剩余劳动力多的实际,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努力打造品牌、扩大规模、实施了巩固拓展境内、壮大发展境外战略,摸索出了一条发展劳务经济的新路子,打造了“保安进京”、“大姐赴粤”、“赴日研修生”等一系列劳务输出优秀品牌。现在,我县的劳务输出队伍不断壮大、收入不断增多、运作不断规范、效益越发明显。2008年,全县劳务输出达到了66435人,其中境外输出4147人,劳务收入达到8.5亿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44%左右。通过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使劳动保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百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劳动者自主择业”就业机制的基本形成,技能培训自然成为了企业用工、劳动者就业重要途径。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县内重点企业,县劳动保障部门在东丰药业、鑫达钢铁、华润包装、铁合金集团等县内企业开展了系统化的免费技能培训,并开展定单、定向培训,不断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2008年,县劳动保障局还以下岗失业人员培训、企业技能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开设了建筑、冶炼、化工、机加、农业种养殖等10余个专业,培训学员10000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了85%以上。职业技术培训成为劳动者就业择业的金钥匙。2008年9月,在全市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上,我县代表队脱颖而出,荣获了团体第一、个人单项第一的良好成绩。

有了大思路,才有大举措;有了大举措,才有大成效。近些年,随着全县集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为一体的社会保障格局已经形成。在参保人数、基金征缴、足额发放、退休人员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本上达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工伤有补偿、生育有保障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县的社会保障工作形成了扩大覆盖面、提高征缴率、加大政策宣传、强化执法监察,工作重点向非公经济参保倾斜等一整套工作思路,效果极为明显。各险种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作目标。

几年来,我县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险种齐全、管理规范、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工作局面。养老保险以“万户民企进社保”活动为载体,结合我县2004年以来“国企改革试点”职工全员解除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积极向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出台了我县《关于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参保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的实施意见》,在保费方面实行“先补后延”,在滞纳金方面按距离退休年限,按档次缓交。这一政策出台,减轻了企业和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极大的调动了企业、自由职业者和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参保、续保的积极性。截止11月末,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22771人;失业保险,以实施宏观调控、控制失业攀升、减缓失业金支出压力;实现“错峰”为重点,建立了失业预测预警机制,对县内规模以上企业用工情况进行跟踪调控。扩大参保覆盖,鼓励灵活就业,兑现社保补贴,降低了失业金支出风险,控制了失业率攀升。基本医疗保险发展较快,运作规范,效果良好。目前,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和居民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30200人和4000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伤保险以建筑、冶炼、化工等高风险行业为重点,采取强制措施,加大了参保力度。并实行源头控制,严格工作程序,做到事故现场勘察,初诊医院跟踪取证,实行工伤认定、鉴定、支付一条龙管理,做到了规范有序,更稳运行;给予资金保证,出台相关政策,生育保险目前也已正式实施启动。截止2008年年底,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共计达到了54971万余人。

近年来,围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整治非法用工”专项活动,以宣传“三法一条例”为契机,我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巡查建筑企业、民营企业、个体服务业460余户,责令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下达限期指定整改通知书100余份。劳动合同签订单位166个,4512人。养老保险参保达到20229人,使我县用工市场上的私拉乱拽、不签全同、不缴保险、欠发工资等行为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已任,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在县集中供热、市场建设公司、粮食系统改制工作中,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企业制定方案,提供政策、安置职工,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大接访”活动为载体,加大调处涉及劳动保障信访案件工作力度。对全县用工企业信访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制定了应急预案,对23件可能引发集体访、越级访案件实施领导包保,实行责任追究。仅2008年5-8月份,就接待来信来访案件人员263人,电话解答信访问题和法律政策咨询302件次。劳动争议仲裁立案10件,全部结案,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使多年沉积的涉及劳动保障信访案件得到教好的解决,实现了全年涉及劳动保障进京去省零案件的工作目标。

“心有多远,就会行多远”。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组织保证。几年来,县劳动保障局瞄准“抓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这个目标,从机关建设着手,提高素质,树立形象,开展一系列勤政、廉政好干部、好公仆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干部在心灵深处得到启迪、洗礼、升华。局党组作风清廉、团结、实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政务公开、民主决策,为全体干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全系统形成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创新思维,完善进取、勤政务实、真抓实干”已经成为了县劳动保障这一团队的真实写照。该局连续三年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标兵单位,多项工作受到省市嘉奖。2008年,又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大风起兮云飞扬,千帆竞过浪潮涌”。长风流溢,是对昨天的讴歌;瑞雪丰年,是对今日的展望。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人深知,金融风暴影响就业还将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布满着荆棘与坎坷,但困难和挑战不可惧怕,迎难而上才是真正的勇士;他们决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将以更加显著的业绩担负起更加光荣的责任,以更加铿锵的足音迈向更加辉煌的征程,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抒写东丰劳动保障事业更加绚烂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