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5-06-16
/ 2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易利

易利

一、采用机制,学生参与互动,合作学习,促进自学

教师应当从学校的主阵地——课堂入手,转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必要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动口、去动手,然后总结出知识的重点。

课堂教学的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契机:从形式来看,采用合作学习法,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实现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一般四人一个小组,定好小组长,明确共同的任务和个人承担的职责,每个同学都要说自己的见解,小组中同学轮流发言,与其它小组交流。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相交往沟通,互相竞争,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课堂教学方面:每次提问时,我都分组进行,每组选派一人,答对的加一分,答错的不得分,而且每次每组派的人必须不一样,这在很大称程度上让那些原本不想发言的学生快速的将心思转到学习上来,逼着他们去学。如果这组没有学生愿意回答,就将机会留给别的组,同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依次加分。以往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愿意发言,这次不发言也不行了,她不愿意学,其余同学督促他学,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计分,评出最佳学习组、表现组,周末布置作业时候就将得分最少的组的作业适当多布置一点,下一周清零,重新开始。这样一来,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小组合作学习也比以往更有实效。

在课堂作业方面:以前经常有同学作业拖拉不交,我也采用相同的方法:一人一次不交,就扣小组一分,完成好的得星的就加一分,这样一来,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也认真多了。小组成员之间写完作业后互查、组长再查,以前课堂作业总是强调也没有用,改作业改得头痛,一个一个订正,现在错误率大大降低了,也降低了我的工作强度,基本上消除了不交作业的现象。

二、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开始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需要教师给他们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前做大量的工作,采用“先学后教”、“先练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即首先要做好“预习”工作。“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为他们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听课学习做好准备。

首先,在刚开始时应该给出预习材料,让小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书面材料,有目的、有方向的预习,引导她们明确预习的方式,为她们以后的独立预习打下基础,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学生也变得有话可说了,大大缩短了课堂时间。也由于课前精心准备小学生也变得有话可说,增强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小学生参与的热情。

其次,要把好课堂的“关”,即注重课内检查,检查后要给予正确评价,要多鼓励,多表扬,评出“最佳学习组”,使学生充分感到预习是和书面作业同等重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要把握好“先练后教”环节,小组讨论所预习的内容,派出一人板书讨论结果并转换角色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解所学内容,只有让学生先练,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和难点出在哪儿,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否则又要走入“讲授加接受”的模式。例如,在教学6AUnit2一课时,我让小学生自己找出重点词组,dowellin与begoodat相同点与用法的区别,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讲解他们的用法并举例。我这才发现原来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也能做到,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觉得轻松,不需要每个知识点都细细的讲解给学生,而学生却不一定听的进去,但是教师对结果一定要有客观的评价。

最后,要做到“以学定教”,即在让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有效的分层,因材施教,启发思维,给出质疑,引导下节课的预习方向,最终达到共同提高、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的目的。

三、教师做好引导,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抑制教师的自我中心意识,抑制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的过程。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和展现个体的成功经验。教师应以学生学得快乐而快乐,以学生活动成功而感到成功。

所谓“引导”就是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引带讲,就是善于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制造一些条件达到孟子的“引而不发”,引出学生的求知欲,由被动走向主动,走向自觉。不要自己提出问题,而应当“导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四、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早日养成共同努力

家长督促孩子,帮助孩子查资料、共同探讨重、难点。家长担当听众,让孩子先试讲,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可以找出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自信心,也为第二天的课堂上讲课打下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肯定会期盼英语课的到来。

当然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不要把精心准备好的“食粮”喂给学生,而应该学会“偷懒”,同时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经过反复的、正确的指导,使学生们学会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肯定会有提高的,从而使小学生学习由被动逐步转为主动,英语学习成绩也相应会提高的!

(作者单位:盱眙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