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周华红

周华红

(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人民医院5381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比较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前后手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为1.42%,对照组为6.19%,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院手术室管理力度,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是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10-02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也是医院最容易感染的地方,如何避免由于手术而导致的细菌感染成为医务人员关注的又一领域。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如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控制手术感染,降低手术感染带来的危害,就必须对手术室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到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420例。选取制定实施新预防与控制措施前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制定实施新预防与控制措施后的2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124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35.4±12.5岁,一类切口82例,二类切口78例,三类切口50例;对照组:男性122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35.2±12.3岁,一类切口80例,二类切口76例,三类切口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伤口切口类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预防与控制措施

1.2.1成立医院管理领导组织

手术室成立医院管理领导组织,主要成员有副院长、护士长、麻醉科主任、专科主任和院感监测员,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制定和监督落实各项预防与措施,督查日常医院感染工作,消毒隔离执行情况,每周随机抽查监测消毒效果,每月组织督查小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1.2.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积极开展手术室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手术室感染知识的整体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识,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提高工作责任心。定期聘请上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为手术室人员举办专题讲座,派选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手术室相关知识培训。建立严格的手术室人员登记制度,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1.2.3手术室布局科学合理

手术室布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三区域、三通道的设置合理规范,标志明显。手术室内装修选材合理,保证天花板、墙壁和地面均无裂缝,表面平整光滑,通风排水系统运行良好,便于清洗和消毒。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必须严格执行手术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1.2.4加强进出手术室管理

严格手术室人员进出,禁止非手术人员进入,所有进入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更换个人防护措施如:衣帽、口罩、鞋及防护眼罩等。严格限制参观人数,每间手术室不能超过2人,手术过程中不能离患者太近,不能在手术室来回走动,禁止互串手术室观看手术。

1.2.5无菌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无菌物品采取专人管理,设置合理的存放区域,按照要求,物品存放离地面高度20cm以上,距离墙面至少5cm以上,顶部距天花板50cm以上,存储地方必须保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分类管理,标明物品名称,包装完整性,物品数量,灭菌日期,灭菌指示卡等,特殊物品严格按要求规范处置。每日检查无菌物品包装,有效期,每周定期随机抽样检测,并做好检测结果记录。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前必须核对名称、型号、规格及厂家、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销毁均采取专人负责,使用过后均采取无害化处理,并做记录。

1.2.6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前30分钟使用室内空气净化空调系统进行清洁,保持手术室内处于正压状态,使手术室与外部走廊的空气保持递减压差。每周定期清洗消毒过滤网,每月更换1次。使用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确保手术室内空气含菌量达标。进入手术室内的物品必须经过清洁和消毒。

1.2.7围手术期的管理

跟患者沟通,正确准备手术部皮肤,彻底清除手术视野及附近的污染,术前调整好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抵抗力,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贫血,低蛋白质等。

严格执行手术中无菌原则,确保使用的器械用品达到灭菌要求,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接触切口前必须进行手部清洁消毒,换药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观察切口情况,如设置引流管,则确保引流通畅。

1.3手术感染的分类及评价标准

1.3.1切口浅部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和腔隙感染。

1.3.2一类切口:术后切口愈合完整,存在少量渗出现象;二类切口:愈合不完全,切口存在流脓性液体,渗出时间长;三类切口:比较难愈合,与术前相比较,未见好转。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相比较,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的比较(n)

组别n一类切口二类切口三类切口总感染率(%)χ2P

观察组2101113(1.42)9.4980.011

对照组21034613(6.19)

3讨论

手术室感染原因诸多,有伤口本身及全身状况的因素,也有因手术中空气、器械、敷料及其他物品消毒灭菌不规范或污染所致,它可造成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延长,或全身感染,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和伤害,甚至可导致手术失败并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加大对手术室感染的管理力度,以有效地控制手术感染率,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影响手术室工作质量。预防手术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是手术室感染管理重要的环节。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病种逐渐增加,更复杂,对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我们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总感染率,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总之,科学的手术室布局、流程、各项消毒隔离措施的严格执行、各级医务人员规范的无菌技术操作、定期细菌学监测是控制院感的关键。完善的院感管理网络及科学化管理制度,能确保手术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海霞.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54-55.

[2]王惠顺,付荆春.手术室医院感染与防控[J].健康必读,2013,12(2):528-529.

[3]胡洁,田荣辉.美容外科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242-244.

[4]蔡龙梅.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J].医药前沿,2013(2):251-252.

[5]沈郁,钱小毛.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