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任晓文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珍珠小学261400

一、美术教育的特点

1.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然而,美术在陶冶学生情操和增强学生艺术素养方面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为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美术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由于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加上没有升学率要求,导致美术不受人们重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许多教师对于美术教学敷衍了事。

3.美术教育抽象性特点。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差异明显,抽象性是美术的显著特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但是,美术教师循规蹈矩。

4.美术的发展性。美术和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联系紧密,深受其影响,为此,美术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

二、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益尝试

1.教学内容多样化。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美术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学校通过开设美术课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美术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方面作用显著。因此,美术教学内容要具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美术教师要有意识和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师要适当传授审美能力的技巧,拓展学生审美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3)美术教师要激励学生自主创作。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沉浸在创作氛围中,才能深层次触及美术的内涵,实现高效课堂。

2.实施开放性教学。新课改倡导打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为此,美术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为了又快又好地实施开放性教学,教师要正确定位,转变教育角色,推动自身由主导者向辅助者进行转变,积极树立学生学习自主性。比如:对于学生自主创作,教师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价,以期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由于美术的抽象性特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为了增强学生充分认识美术和生活的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增强美术和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促使学生生动和形象地感受这种联系,激发学生创作灵感,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3.注重课外延伸。课外延伸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发展。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美术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特点,单纯依靠课堂学习时间是很难完成教学目标的。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延伸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此外,课外延伸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尽管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主宰着课堂进程,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然而通过课外延伸,能增强师生交流合作的频率,提高学生感悟能力,教师根据反馈的结果了解学生学习新情况,有利于优化课堂。

4.注重师生交流合作。为了又快又好地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由于不同层次学生显著的差异性,教师要力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结合每位学生思维、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提高美术学习效果,就要提前预习教材,上课认真听课,下课认真训练。

5.依托阅读和鉴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情感和审美紧密相连,情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一切审美活动都是在情感引领下进行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和有步骤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学习情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审美能力处于初始阶段,为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适当传授审美的技巧,以期彰显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利用美术作品的形式来生动形象地感知作者独特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美术作品审美过程其实就是情感培养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激励学生踊跃发言,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在对比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造一种生动和谐的教学环境,丰富学生想象,激励学生推陈出新。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奇思妙想以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促使每位学生自由想象,逐步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对于美术教学意义重大,为此,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鉴赏美术作品,通过对比、技巧、艺术形式等等。假如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作品内容、背景、构图和技巧讲解,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由于学生审美能力有限,他们对于一些美育用语认识肤浅,这无疑增加了美术教育的难度,制约的美术教育效率的提高,很容易压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又快又好地转变这一不利趋势,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鉴赏,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彰显美术作品的艺术性。

总之,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遵循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结合目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美术教育边缘化、教师态度不端正、美术抽象性特点等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利用内容多样化、开放式教学、课外延伸、师生交流合作、阅读和鉴赏等等方面,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