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管理要重视团队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临床科室管理要重视团队精神

唐运立

唐运立(广西大化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大化530800)

【摘要】团队精神在医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临床科室作为医院其中一个部门,完成临床工作要靠科室全体人员团结协作,临床科室管理中要重视团队精神作用。

【关键词】临床科室管理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099-02

当今社会,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已越来越难。因此,团队合作精神在处理各项事务就显得极为重要,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特别是医学事业的发展,更需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医学领域,每一种疾病的诊疗,每一位病人的康复,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医疗团队的集体智慧,都需要多位医生和护士的同心协力。只有学会团队合作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发展自我[1]。

临床科室作为医院其中一个部门,其日常工作在医院总体指导下进行,但临床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临床科室对所负责诊疗的疾病相对专一,科室的工作与发展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每个科室的管理与发展不能照抄照搬。在此笔者就从事临床科室管理几年中,对团队精神在科室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一、有关团队精神的概念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地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其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相互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2]。

二、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

1.营造人才成长的氛围。培育团队精神,可以兼顾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使集体主义、全局观念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利于营造团队内部和谐友爱、团结互助、共为一体的氛围。

2.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新合力。培育团队精神,有利于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团队士气,激发队员的主动性。

3.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实施团队健设,培育团队精神,是更新员工知识技能,进行“充电”提高的重要举措。

4.提高组织整体效能,增强竞争力。团队精神有助于组织凝聚力的培养及组织整体效能的提高,有助于形成一种使大家协同工作的组织形式,得到超乎寻常的生产率。

5.推动团队有效运作和发展。团队精神是推动团队有效运作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对形成团队成员的集体意识具有一种强化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内在凝聚力,使团队成员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

总之,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春来秋去的大雁在飞行时总是结队而行,由领头雁带领,向一个方向前进,这就是团队精神的体现。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在飞行中叫声响亮,给予同伴鼓舞,鼓励前面的同伴保持前进的信心,鞭策后面的同伴不落伍。大雁结伴飞行启示我们,作为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团结一致,产生凝聚力;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团队,勇于承担责任,维护团队利益和荣誉,不计较个人得失,人人为团队绩效着想,把实现团队目标放在第一位;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和理解,取长补短,配合默契,关系和谐,工作热情高,勇于创新和创造。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创造一种机制和组织氛围,使团队成员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无往不胜[3]。

三、团队精神建设在临床科室中的必要性

临床科室特别是一级科室负责专业疾病的诊治,专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之余要注意学科发展,更要注意医疗安全。科室要发展,并不是个别同志独立发展,而要求科室整体素质发展,科室整体素质差,单靠科主任、护长个人发挥不可能很好发展。人无完人,个人能力总有局限,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才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在医疗核心制度中,比如危重、疑难病历讨论制度,抢救制度等都是团队合作精神最具体体现。作为医生,治病救人不象汽车修理厂,修不好可以返工,病人不能当试验品治疗,因病人生命只有一次,在治疗前需要有严密的诊疗计划,在诊疗实施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这就要求科室内部要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室人员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个人之间遇到问题互相推诿,诊疗计划、与病人沟通观点、意见完全不一,很容易出现医疗差错甚至医疗事故。

另外,每个科室人员是不同年代的人,在年龄上大到50-60岁,小到20岁左右,因所经历不一,接受教育方式不一,接受社会观念影响不一,成员之间总会有代沟通。科室工作要科室成员共同完成,有代沟也要在工作上好要保持意见统一,科室人员由于工种不一,各人岗位职责不一,医护之间所学习专业不同,医生、护士间职位不同,所完成的任务不同,承担风险及责任不同,但在工作中要分工不能分邦,要各尽其责,不能单打独斗,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室管理上一定要重视团队精神,职位分工是混凝土、团队文化是粘合剂;搞小团体的唯一作用就是毁了大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大家一直都较注意医患沟通,但一定要注意医护沟通,医生之间的沟通,护士之间的沟通,医患关系和谐,科室人员关系和谐,科室就能发展,就能更好保证医疗安全。

再者,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惟我独尊,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别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人系关系处理不好,承受失败能力差。在医疗卫生行业更是如此,近几年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惠民政策实施后,医院住院病人较大幅度增多,原有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增招较多年轻医务人员,与其他专业毕业生一样,由于从小养尊处优,惟我独尊,进入医院工作后一切要为患者服务,由以前可能是人人为我服务到我为患者服务的转变,有的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如果只强调个人利益,个人发展,不少年轻同志很难过这个转型关。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和观念受到严峻挑战,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理念,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建立同心同德的医疗团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不仅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而且取决于人才互相之间的团结协作,或者更准确地说,人才的竞争是一个群体(医院、科室)中全体员工的团队的竞争。高效的医护能促进科室及其成员和医学专业的发展。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质量、服务质量,让患者走进医院顺心,离开医院放心。团队精神的培养及医护团队的建立能有效地促进科室组织及个人的发展。科室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形成强有力团队,其结果必然是使患者受益。因为,一个病区的医疗质量不仅取决于每一位医生或个别护士能力,也取决于科室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全体人员达成共识,增强主人翁意识,人人参与病房管理,尽职尽责,认真敬业,这样才能力量均衡,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团队[4]。

四、如何临床科室管理中加强

时代需要伟大的团队,建设一个好的团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团队精神并非与生俱来,作为管理者,让自己所在的团队更好地发挥作用至关重要。要培养团队精神,重点是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医务人员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医院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

1.确定共同的目标确定科室的总体目标,是团队精神形成的基础和方向。它一方面能够提高员工对科室事业发展的参与意识,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员工对科室的关切度和认知,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科室的进步,加快科室的发展。

2.执行规章制度一个良好的团队必须有规章制度作为行为指南,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其作为行为准则的作用,规范团队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力求制度不束缚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防止其阻碍员工创造力的发挥。

3.加强激励机制科室的发展离不开全体科室员工的凝聚力和他们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要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在工作中通过目标、信任、情感、荣誉、奖励、考核和培训等多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将激励贯穿始终。

4.加强团队学习现代医疗技术正在向精细化、高技术、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以及技术设备的应用,需要建立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和经验相互交融和共享的合作关系的平台。

5.加强团队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情感、加深感情、传递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团队是由个体成员所组成,其个体的知识、阅历以及性格特征都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加深团队内成员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达成共识。

总之,作为临床科室,科室成员利用岗位寻找最佳的协作方式,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大家自觉地认同必须担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而共同奉献;当需要大家一起工作的时候,每个人都够互相配合,从整体的角度来工作,彼此之间紧密协作。单打独斗只能成为一盘散沙,科室难以强大。在平时诊疗中可以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密切了医护患关系,这一形式更加贴近病人,贴近临床,更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医护患关系和谐,让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这样有利于提高科室医疗安全,有利于科室总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红莹,林梅,团队合作学习在社区健康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资讯,2011,02:224.

[2]朱斌,论医院环境下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提高[J].医学信息学,2011,24(3):1534—1535.

[3]赵树重,赵冰,发扬团队精神提高管理水平[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29—30.

[4]卞伶玲,霍小鹏,团队合作精神在国际医疗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