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音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网络技术与音乐教育

杨青

杨青吉林省抚松县第九中学134505

中图分类号:G6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0-063-01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身边,已经成为人类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针对我国教育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新形势,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明确提出了各类学校应通过广泛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作为20世纪的伟大发明,它无论是对于教育形式的改变,还是对于教学内容的改变都具有影响重要的影响。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有助于吸引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共同学习、探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分界,大家在一起,亦师亦学,角色随时可以转换,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创作力。其次,网络的在线性不但打破了时空限制,还可以使人们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吸收能力自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及其深度,调节学习节奏,给学习的人带来从容和自信。音乐教育的特点是教与学双方的参与程度都很高,并且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沟通、交流、反馈和响应,这些恰恰是网络技术的优势,因此在音乐教育中纳入网络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将教师和学生从一对多的低效授课方式中解放出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是副科,安排的课时少,各方面重视程度也不够。但可以借助音乐的娱乐功能,人们对美妙音乐接受和欣赏的天性,利用网络技术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课间休息时,针对不同的年级,选择播放学生们本学期学习的曲目。在空间上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在时间上从课堂内的45分钟扩展到课堂外的任何可以利用的时间。使学生预先接触所学的内容,并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音乐教学中,许多学生在学唱歌曲或练习乐器时,节奏把握不准。练习节奏的一般方法是单独摘出节奏部分进行练习,过程比较单调乏味,但有一定的效果。如果学生节奏练习不过关,会感觉浪费了很长时间而效果还是不理想,比较有挫败感。节奏是来源于生活的,借助于网络资源和计算机中的音频、视频功能,可以再现或还原某一节奏所对应的实际生活场景,来加深学生对节奏的理解和认识,将节奏和实际生活场景对应起来,帮助学生找到把握节奏的窍门。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演唱自信心,使他们在节奏练习中享受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歌唱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课堂中,教师一般会以学习一首歌曲为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声甚至欣赏、演唱等活动。传统的老师范唱、学生跟唱的一对多教学方式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在学生跟唱时,老师和学生都很难分辨出每个个体唱得如何。因此老师不能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个体反馈纠正信息,学生本人也不太容易判断自己唱得是否正确,给纠正设置了障碍。这样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比较差,效率比较低。借助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可以在学唱的过程中,把每个个体所唱的声音录下来,同原唱对比,使学生能够及时、清晰地体会在节奏、发音、吐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方法也为学生开拓了一条自主学习更多音乐技能的道路。

乐器教学在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乐器教学中教师最苦恼的事情是示范很难到位。由于班级人数多,学生座位与讲台距离远近不一,使得许多学生看不清楚老师的指法、手型,更谈不上掌握要领了,到了学生演奏的时段就变成了乱弹琴。而运用微课等形式的教学方式,结合视频录播来进行演奏教学可以利用它的直观性和真实感,很好地将学生的指法、手型与乐器结合到一起,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演奏要领和技巧,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激发起演奏的欲望。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相互交流心得的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甚至老师还没有教授的课程内容,他们就已经自学自练了,并且能够比较准确地演奏出来。

在传统的乐理课教学中,老师只能依靠口述和一些简单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因此很容易把乐理课讲成枯燥的数学课,把音乐欣赏课上成了说教课。另外,如何把黑板、挂图、音像资料、乐器等恰当地融合起来,这也是困扰音乐教师的一个问题。利用网络信息所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便捷性、共享性和实效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教材和音频、视频资料相结合进行教学,在讲述教材的同时播放相应的音频、视频资料,加深同学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对所学音乐的听觉和视觉感知,将理解记忆和运动记忆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鲜明而持久的记忆。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还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它也将更全面、更深入地影响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只有不断适应新环境下社会音乐生活的变化和需要,才能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音乐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当今新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