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观察

张春生

张春生(营口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辽宁营口115000)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在中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9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给予4野盆腔照射,总剂量45Gy/5周,每周5次,每次1.8Gy,并于放疗开始同时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分2次饭后半小时口服,每周5天。结果治疗前T318例,T421例。放化疗后,CR2例,PR21例,NC16例,降期23例,降期率58.9%;2例肿瘤完全消失,1例未手术。38例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其中30例为保肛手术,8例为经腹会阴直肠手术,保肛率为76.9%(30/39),包括1例未手术者。术后随访10~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2例出现肝转移,无死亡,总复发率为5.13%(2/39),无瘤生存率94.9%(37/39)。结论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能缩小肿瘤,降期,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降低局部复发,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直肠肿瘤新辅助放化疗卡培他滨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61-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肿瘤科自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间共收治46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年龄35~78(平均58)岁。全组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高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9例。39例患者中,术前均经肿瘤外科医师会诊可行手术切除,其中外科医师认为无法保留肛门需要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者12例。治疗前均无放疗、化疗禁忌症。治疗前本组39例患者均行直肠指诊、盆腔增强磁共振、纤维肠镜检查+活检等检查。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CT机定位,定位前充盈膀胱,层厚5mm,TOPSLANE工作站制定放疗计划,采用SIEMENSPRIMUS6MVX线,盆腔4野照射,照射野上界在腰5骶1椎体之间,外侧界在真骨盆外1cm,下界为肿瘤下缘下3厘米。两侧野上下界同前,前界在照影剂显示直肠前壁前2~3厘米,后界包括骶骨外侧皮质。放疗总剂量为45Gy/5周,每周5次,每次1.8Gy;放疗开始同时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分2次饭后半小时口服,每周5天。治疗期间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口服康复新液减轻放射性肠炎,口服地榆升白片预防骨髓抑制,注射胸腺五肽免疫治疗。

1.3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按照RECIST3.0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大于30%,时间不少于4周。稳定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大于20%或出现新病灶。放疗毒副反应按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执行。化疗毒副反应按WHO标准观察并分为0~Ⅳ度。[1]

2结果

同步放化疗后,CR2例,PR21例,SD16例,降期23例,降期率58.9%;2例肿瘤完全消失,1例未手术。38例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其中30例为保肛手术,8例为经腹会阴直肠手术,保肛率为76.9%(30/39),包括1例未手术者。术后随访10~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2例出现肝转移,无死亡,总复发率为5.13%(2/39),无瘤生存率94.9%(37/39)。术前同步放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皮肤反应(表1),均为1-2级,未出现因毒副反应严重而中断治疗的患者。

表1同期放化疗的毒性反应

3讨论

直肠癌治疗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对于II/III期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是标准治疗手段。术前放射治疗的优点包括:减少手术中肿瘤的种植,使肿瘤缩小、使淋巴结转移数目减少以降低分期;对于低位II/III期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可以增加保留肛门括约肌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未手术前小肠在腹膜返折线以上,且未粘连固定,所以术前放疗导致小肠不良反应较低;由于盆腔未行手术,无瘢痕形成,肿瘤细胞氧合好,对放射治疗更敏感。[2]

术前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不仅可以杀灭循环中的肿瘤细胞还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病灶。因此,化疗在控制肿瘤的转移、播散、复发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少新药用于直肠癌的治疗。希罗达是最新一代氟脲类药物类似物,口服用药安全可靠。希罗达口服后通过胃肠道粘膜吸收,在肝脏中代谢,在胸苷磷酸化酶作用下转化为最终的活性产物5-氟尿嘧啶。最关键的转化酶胸苷磷酸化酶仅存在于肝脏和肿瘤细胞中,在后者的浓度更高,因而认为希罗达靶向性好,对正常组织、细胞危害较小。[3]

同步放化疗的目的一是利用化疗药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增加放疗对局部肿瘤的作用和化疗对远地亚临床转移病灶的杀灭作用,二是两种治疗形式在治疗的开始同时介入,对局部病变和远地亚临床转移病灶均不存在治疗延迟。

我院对39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病理评估降期23例,术前评估12例不能保留肛门患者中,有4例患者实行了保肛手术。并且有1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未行手术治疗。放疗过程中患者毒副反应可耐受,无一例患者因放化疗反应而中断治疗。手术中外科医师认为手术难度有所增加,但在可控制范围内,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术后随访10~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2例出现肝转移,无死亡。

综上所述,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但因本组病例较少,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其最终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三维适形/调强技术的应用,随着放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的开展,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疗效会得到进一步提高,直肠癌术前治疗的研究领域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859.

[2]郁宝铭,吴唯勤.新辅助化放疗与TME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5):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