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疥疮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皮肤病疥疮的治疗

曲长清

曲长清(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院150300)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416-02

【摘要】疥疮是由疥螨通过密切接触而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感染后患者常于会阴、外生殖器等部位发生疥疮结节。我科从疥疮结节患者予中医治疗。

【关键词】皮肤病疥疮治疗中医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中医文献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疥候》说:“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水疥,有干疥,有湿疥。多生手足,乃至遍体……湿疥者,小疥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说明前人早已认识本病与疥虫有关。后世《外科启玄》、《外科正宗》称本病为疥疮,清《石室秘录》指出“生疮疥不可在浴堂内去,浴必须以汤药在自家屋内洁之。”说明本病具有传染性。《医宗金鉴》称“虫疥”,其继发感染者称“脓疥或脓窝疥”。总之,本病因感染疥虫而得,易接触传染,常在家庭或集体生活中造成流行。多发生于青年、成人和儿童。

【病因病机】

疥疮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疥虫侵犯皮肤而引起。疥虫属于螨类,故又称为疥螨。疥螨可分动物疥螨和人型疥螨等类型。动物疥螨寄生于牛、马、猪、羊、狗、猫等动物身上,并可传染给人;人型疥螨寄生在人体上。

疥疮是由人型疥虫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可互相传播。与疥疮患者直接接触或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等都可被传染。寄生于动物身上的疥虫也可传染给人,但其症状轻微。

疥虫壅阻肌肤,可不断繁殖。《外科正宗?疥疮论》指出疥虫“潜隐皮肤,展转攻行,发痒钻刺,化化生生,传遍肢体,近则变为疥癣,久则变成顽风,多致皮肤枯槁;浸淫血脉,搔痒无度。”或生湿生热,变成“脓窠疥”。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疥疮流行以30年为1周期,一次流行大致持续约15年。其周期性发病的原因提示与免疫学因素有关,迟发性超敏反应可能起重要作用。卫生不良、旅游交往增加、生态恶化等,均可成为疥疮的促发因素。

【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因疥螨好栖息于皮肤柔细薄嫩的地方,故疥疮好发部位为手指、指缝、腕屈侧、肘部、腋前、女性乳房及乳晕、腹下部、外生殖器、股上部内侧、臀部下方等。常呈广泛性和对称性,但一般不累及头面部。皮损常开始于手指缝,约1~2周内可广泛蔓延至上述各部位。如为婴幼儿患者,皮损还可发生于手掌、足底、头面和颈部。

2.皮损形态皮疹初起为针头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呈疏散性分布或密集成群,但不融合。特别是在指缝和腕屈面皮肤处,仔细观察可见疥虫隧道。隧道为一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细线纹,稍弯微隆起,长约3~15mm,在隧道的一端,有一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这就是疥虫隐藏的好地方。隧道为雌虫寄生的典型特征性皮疹,部分可因隧道太细小、搔抓破坏或结痂感染,而未被发现。皮疹如发生于阴囊部位,因瘙痒搔抓,日久可出现结节样损害。

3.自觉症状及并发症初次受疥虫感染后,须经4~6周才发生自觉症状,主要为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虽剧烈搔抓,也难遏止。如《外科正宗》谓:“发之令人搔手不闲。”瘙痒的产生是由于疥虫刺激及其分泌物的致敏作用所引起。常因搔抓引起表皮剥蚀,或继发毛囊炎、脓疱疮、疖肿、湿疹样变,有时可引起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

4.找疥虫的方法用针头将新发的水疱挑破轻刮一下,或将隧道一端的灰色小点拨开后挑取,对光观察,常可见到发亮而活动的小白点,即是疥虫。若用低倍显微镜直接观察,可见到疥虫的全貌或挑破的残核。

5.特殊类型的疥疮

(1)个人卫生清洁的疥疮此种患者症状轻微,皮疹往往仅有散在分布的红色小丘疹及抓痕,疥虫隧道难以发现,容易误诊。

(2)不易辨认的疥疮由于不能及时得到诊断,而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膏等,使细胞免疫受到抑制,患者的症状或体征虽有所减轻,但本病的感染和传播持续,使疥疮皮疹变得不易辨认。其表现可类似湿疹样皮炎、湿疹、丘疹性荨麻疹、痒疹等,或先患有其他皮肤病而后感染疥疮,亦难辨认。

(3)结节型疥疮表现为红棕色痒性结节,有的患者其结节上可有隧道,并找到疥虫。结节最常见发于阴囊、阴茎、腹股沟、腋部等有衣服覆盖的部位,偶亦见于女Jl生乳晕,往往持续数月甚至超过1年以上,然后才自然消退。

(4)动物传播的疥疮主要来源于狗,其特点是易于传播,潜伏期短,呈地区性暴发,皮疹缺乏隧道,分布部位不同。因人的皮肤不适于动物疥虫长久寄生,故病程常有白限性,如患者不冉接触患病动物,一般数周自愈。

(5)婴幼儿疥疮指3岁以内婴幼儿的疥疮,皮疹分布不典型,往往还可累及手掌、足底、头面和颈部,重者泛发全身。常表现为继发湿疹样变和继发化脓感染。

(6)挪威疥疮此种疥疮罕见,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其特征表现为手和足部的结节性皮疹,伴有指(趾)甲营养不良病变。还可泛发有不同程度的红斑鳞屑性皮疹,一般自觉症状轻微。

【鉴别诊断】

1.寻常痒疹好发四肢伸侧,丘疹较大,多数是自幼童开始发病,常并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湿疹多形性皮疹,无一定好发部位,无集体感染及家庭内传染的病史。

3.皮肤瘙痒症好发于四肢,不发生在指缝,损害多是干燥皮肤的抓伤而缺乏脓疱、水疱,无集体发病的特点。

4.虱病主要是在躯干处的皮肤瘙痒,指缝常无皮疹,在衣缝处常可找到虱及其虫卵。

5.丘疹样荨麻疹为散在性丘疹、水疱,周围有纺缍形红晕或抓后起风团,易复发。

【辨证论治】

一般不需内服中药,若继发感染者,宜散风清热利湿,方用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1.外治法疥疮的外治有效方法,主要是外搽硫磺软膏。《外台秘要》记载葛洪用硫黄治疗疥疮说:“石硫黄无多少,研粉,以麻油或苦酒涂摩之。”《外科正宗》治疗疥疮的“诸疮一扫光”外搽方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治疗疥疮的“臭灵丹”中都有硫黄。《救急良方》中谓“疥癣有虫,硫磺奉以鸡子煎香油调搽极效”。上法一直沿用至今,说明硫磺是传统治疗疥疮的特效外用药。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10%~25病硫黄软膏外搽,小孩用5%~10%;成人用15%~20%;快速灭疥法及患病时间长者可应用至25%,但浓度不能过高,否则易产生皮炎。此外亦可外搽一扫光或雄黄膏。

搽药方法:用温水、肥皂洗涤全身,或中药洗剂煎汤外洗后,再搽药。一般先搽发病部位,然后再涂全身,并换洗全身衣服。每天早晚各搽一次,连续3天,第4天搽药后换洗全身衣服及席被、寝具等,并用开水烫煮,此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停药后观察1周左右,如无新皮损出现,即为痊愈。因为疥虫卵在产生1周后,才能发育为成虫。

最近国内报道,采用25%硫黄软膏和3%水杨酸软膏外搽,快速灭疥,疗效达95%~100%。其方法是治疗前洗澡,然后反复搽药,病变部位多搽几次,搽毕,换上清洁衣服,2~3周后复查,如未愈,再重复1次。疥疮炎性结节,可用含氟激素软膏外贴或采用冷冻方法。

2.其他疗法

(1)硫代硫酸钠、稀盐酸疗法洗澡擦干后以40%硫代硫酸钠溶液充分揉擦四肢、躯干,5rain后用5%稀盐酸擦lmin,即为1疗程,3~5日后可进行第2疗程,80%可治愈。

(2)25%~30%苯甲酸苄酯乳剂外擦,治愈率在80%以上。

(3)林丹(Y-666)霜又名丙体六六六霜、疥宁等。1%霜剂自颈部以下均匀涂擦1次,保留24h更衣洗澡,为1疗程。

【预防与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衣服、被褥常洗晒。

2.彻底消灭传染源,注意消毒隔离,不和病人同居,不穿病人衣袜。

3.患者衣服、被褥等均需煮沸消毒,不能煮沸的应在阳光下曝晒,以彻底杀灭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