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程开展优质护理的优势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第一产程开展优质护理的优势评价

徐玲

徐玲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人民医院妇产一科广东梅州514011)

【摘要】目的探讨第一产程开展优质护理的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76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176例产妇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可以有效改善顺产产妇第一产程时的疼痛程度,保证妊娠质量。

【关键词】第一产程优质护理优势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63-02

分娩是女性需要经历的一个特殊过程,它让产妇在期待新生命降临的同时也承受着心理及身体上的巨大压力,特别是第一产程阶段,对准妈妈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前奏,极易因疼痛感产生紧张与焦虑情绪,而这种高度敏感状态不利于顺利生产,对产妇及婴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第一产程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1]。优质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它根据产妇不同分娩时间及心理特点,采取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干预,以此降低产妇的疼痛感,消除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起对分娩的信心。为此,我院对88例初产妇于第一产程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76例,所有产妇入院时胎位、胎心及骨分盆外测量的各项指标均为正常,且未有其他产科合并症出现。根据随机性原则将176例产妇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实验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5.3±3.6岁;孕周期为37~42周。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4.8±3.8岁;孕周期为37~41周。在年龄、孕周、胎儿情况等一般情况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产妇规律性宫缩后送至待产室,助产士定时进行检测,做肛查、听胎心,并测量呼吸、血压、脉搏等各项指标。

1.2.2实验组产妇规律性宫缩后送至待产室,并在常规护理操作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检查及护理前应先与患者沟通,如肛查前应先取得产妇同意;耐心回答产妇提出的疑问,并向其讲解分娩的相关注意事项;做好产妇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工作,如口腔护理、头发清洁、会阴部护理、小便指导及饮食指导等。2实施优质护理时,允许产妇家属留在待产室内陪同,以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3阵痛时,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调整姿势,并于宫缩时为其抚摸腹部、腰骶部,以此给予产妇支持与安抚,降低疼痛感。宫缩间歇期,护理人员应以轻松的语言来消除产妇的紧张感及寂寞感,分散或转移她们的注意力,同时嘱产妇定时排尿,多活动,积极摄入水分及高能力易消化的食物,以此增加体能。

1.3观察方法根据WHO对疼痛分级的相关标准[2],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0级疼痛:无疼痛或有轻微不适;I级疼痛:疼痛较轻微,可耐受;II级疼痛:疼痛明显,可耐受;III级疼痛:剧烈疼痛,无法耐受。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分娩时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在近年来应用较多[3],一切从细节出发,以充满爱心、耐心、细心的态度及高水平的护理操作方法对待每一名就医患者,可以有效加强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就医的质量。分娩疼痛是女性在自然分娩中所必需面对的经历,对产妇身体带来极度不适的同时,也对其心理状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不利于产程进展[4]。护理人员应对第一产程中产妇所面临的疼痛给予足够的认识及重视,并根据产妇疼痛的程度、部位采取针对的优质护理干预,以此改善疼痛情况,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见,优质护理的开展可以有效改善顺产产妇第一产程时的疼痛程度,保证妊娠质量。

总之,优质护理是根据产妇个体情况而开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初产妇在第一产程时的特殊需要,同时也改善了产妇分娩时心理及身体上所面对的问题,为成功分娩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思敏,林静吟,吴春翠.对产妇第一产程服务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2,18(11):1025.

[2]周金枝.第一产程中产妇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2,25(3):122-123.

[3]张瑞永.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33-34.

[4]赵玉琴,胡艳红,赵静玲.适度产程干预与常规护理对产妇产程及阴道分娩的影响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