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刘贤晋

昭阳区水务局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657000

摘要: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流域内的生态破坏现象较重,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该是一种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治理模式,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本文就酌情研究一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模式。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渐发展,但是,人类对于小流域内的自然和生态破坏程度却是越来越深,这种现象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人类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加大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探究一种符合自己国家和地域特色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创新模式。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以及效益分析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分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也可以称为山区的流域管理,对流域的治理,对集水区域的相关经营,是指把小流域当做空间治理单元,进行科学合理的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合理的农林牧渔的规划,进行因地制宜的水土保持工作,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以及相关技术措施相结合,进行流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续性保护的一种空间综合治理;现在的小流域是指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内的流域,是对流域内的山地、水域、林木、农田、道路所进行的科学治理[1]。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益分析

第一,进行合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够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在小流域内进行科学的农林牧渔业的规划,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将会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经济的回报率是可观的,进行合理的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能够带动流域内的经济发展。

第二,进行合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够产生丰厚的社会效益。小流域内人口众多,流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依赖,尤其是山区和比较贫穷的地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在流域内获得,进行一种合理的小流域内的综合治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流域内的百姓安居乐业,使社会稳定健康,所以,进行合理的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能够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

第三,进行合理的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能够产生丰厚的生态效益。对小流域内的农、林、牧、渔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布置,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遵循生态发展规律,进行一种良性生态发展的流域综合治理,使流域内的树木展现绿意、使鸟儿愉快的鸣叫、使鱼儿愉快的游来游去、使农田一片丰收景象,使牛羊惬意地吃着青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之后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和谐的生态景象。

第四,进行合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够促进流域内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可以促进流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对林木有节制性砍伐和培育,对护坡植被进行科学的修缮,对耕地有规划性开发,对牛羊鱼进行有节制性捕杀以为它们的繁殖提供有效的时间周期,这种科学的流域内的综合治理可以促进小流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国内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分析

(一)国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分析

第一,法国治理经验分享。法国注重对自然流域的规律的遵循,设置相应的流域内的综合治理管理机构,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十分重视小流域的综合效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同时,还十分重视,经济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对流域的自然资源的无限制获取,重视对流域管理机构进行科学的设置和相应的体制方面的创新改革,流域委员会的议事决策权与流域水管局的执行管理权进行权力明确,两者进行互相监督,共同开发、治理、保护流域资源。

第二,美国注重加强对小流域治理的法律性保护,通过立法来保护和管理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设立专门机构,对流域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比如,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就是美国依法授权的能够对田纳西流域的资源进行统一开发和管理的政府性委托部门,政府还倡导流域管理部门可以积极进行一种科学的经济运营发展模式,比如,可以根据流域内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水电项目,开发流域景观旅游项目,开发流域内的养殖项目等等。

(二)国内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分析

第一,进行流域的综合治理。相关专家指出,在坡度在25度之下的水浇条件较差的地方可以发展用材林木,在梯田地区种植相应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根据不同地形地势及水源补充情况进行相关的林木的栽植培养;要对小流域内的水源进行净化和排污使水流保持通畅;因地制宜地发展流域内的农耕业和畜牧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控制开发农田的面积和结构,既要保证农田的种植效益也要保证整个流域大环境不受破坏,对发展畜牧业也是如此,根据实地情况发展畜牧种类和畜牧数量,做到与自然资源和谐共生;这是一种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一种科学治理模式。

第二,进行流域的生态治理。对流域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措施应当以生物措施为主要手段,以工程性措施为辅助手段,更加注重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保护,使流域内的植被的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充分发挥流域的生态调节的功能,这是一种对小流域进行生态治理的科学治理模式。

第三,进行流域的经济治理。侧重于发挥小流域的经济效益,发展流域的经济林木、商品渔业、商品农业、商品牧业,经济旅游业,使流域内的生产的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本流域内的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可以拿到商品市场上商品交易,转换成真正的社会性商品为社会服务,这是一种对小流域进行经济治理的科学治理模式[2]。

三、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科学模式探究

(一)进行科学的治理模式规划、分析

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首先应该对小流域的治理模式进行科学的规划、分析,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

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应该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对小流域内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各项具体措施的实施都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流域进行可持续开发和可持续保护,杜绝那种盲目开发,不知道保护的现象,杜绝只是以经济为衡量小流域发展的唯一指标,还应该协调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共赢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制定出更加规范的综合治理措施,如,对小流域内的林木进行有节制的开采并进行定期的栽植,实现一种林木的可持续性发展等,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

(三)建立一种政府政策引导、专门机构管理、相关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政府应该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相关的政策性的引导,政府层面进行相关保护使综合治理的很重要的一步,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流域进行管理,责任到人,最后政府设立对流域综合治理专门机构进行专业评价的部门,负责监督治理机构的治理行为,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相关反馈,敦促其进行改正,政府加强政策性引导,专门机构进行科学化管理,相关部门进行辩证、合理的评价,这样的综合治理模式是一种更加高效、更加协调、更加稳妥的治理模式,可以使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进入一个更加科学化的轨道[3]。

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在进行环境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时候进行相关的保护和综合治理,小流域的开发治理也是一样,不能仅仅一味地进行开发利用,还应该积极加强对小流域的可持续性的保护,本文在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和效益的同时,分析了国内外现在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最后进行了更加科学的综合治理模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贾延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与技术--以黄土高原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9):1166.

[2]张新玉,杨元辉.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水利,2011,(12):58-61.

[3]施朱峰.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护坡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4,(9):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