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0-2011年生产性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影响的检测分析及相关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惠州市2010-2011年生产性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影响的检测分析及相关护理

严琦瑞吴文娟童臻琼谢瑞玲

严琦瑞吴文娟童臻琼谢瑞玲(惠州市疾病预防中心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惠州市2010-2011年生产性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影响以及相关护理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惠州市工厂的布机工100人,焊管工60人,电机工100人为研究对象。使用ND一2型精密声级计进行噪声的测定,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相关测定。使用丹麦产MDS电测听进行听力的测定,按仪器所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对脱岗12小时的上述研究对象做听力测定。后经年龄修正后,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研究对象的听力情况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检测结果布机间生产性噪声的强度最大,焊管间次之,而电机房最低。从质谱分析看,布机间以125Hz-2000Hz为主,2000Hz为峰值。而电机房则以250Hz至2kHz为主,峰值2Kh,焊管车间范围,250Hz至8kHz为主,电机房以65Hz至1kHz为主。三组工人中听力损伤率最高的是布机工,最低的是电机工。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工厂工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来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关键词】噪声危害护理

【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123-01

噪声俗称是那些音高和音强混乱变化、听起来十分不谐和的声音,一般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也是区别乐音的地方,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却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其实一般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那些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的范畴。噪声来源一般有交通运输、建筑施工、车辆鸣笛、社会噪声、工业噪声等。

目前由于现有生产技术以及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目前的工厂的许多作业操作环境的噪声强度都远远高于国家所规定的噪声职业卫生标准即小于85dB(A),特别是在纺织和机械制造行业工作的工作人员,噪声的危害尤其严重,为了降低工人噪声聋的发病率及对人体的损害程度。本文主要以惠州市为例进行了部分工厂的噪声检测以及危害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惠州市工厂的布机工100人,焊管工60人,电机工100人。这些所选对象的每日接噪时间、年龄、性别、接噪工龄、耳病史等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并且都没有采取任何工人的防护措施

1.2方法:(1)噪声的测定使用ND-2型精密声级计进行噪音的测定,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相关测定。(2)听力测定,使用丹麦产MDS电测听进行听力的测定,按仪器所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对脱岗12小时的上述研究对象做听力测定。后经年龄修正后,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研究对象的听力情况[1-2]。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都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个工作环境的噪音测定结果布机间噪声的强度最大,焊管间次之,而电机房最低。从质谱分析看,布机间以125Hz-2000Hz为主,2000Hz为峰值。而电机房则以250Hz至2kHz为主,峰值2Kh,焊管车间范围,250Hz至8kHz为主,电机房以65Hz至1kHz为主。

2.2三组研究对象的听力损伤发病情况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中噪声听力损伤的发病率以布机工最高,100人有60人出现听力损伤,发病率为60%,其次是焊管工人,60人中21人发病,发病率35%,最小的是电机工,它的耳聋发病率只有15%,15人耳聋。

三组工人噪声听力损伤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三组对象噪声听力损伤发病率比较

3讨论

3.1减弱噪音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减弱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2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1)噪声引起人体听力损伤

噪声对人体听力造成伤害,主要是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的感觉发细胞,人体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损害[3],就永远不会在复原了。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声伤害了,只是如果不去做听力检验人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才发觉但此时已经太晚了。

(2)噪声对心脏血管的伤害

资料显示急性噪声暴露常会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的情况下呆十分钟人体分泌肾上腺激素会增多,交感神经也会比以往更激动[4]。后有人对此进行动物实验,结果也一致。虽然这结果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最近几个大规模的研究显示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与高血压呈正相关。有研究显示暴露噪声70分贝到90分贝长达五年,则人体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要高2.47倍比正常人。

(3)噪声对生殖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了环境激素的理论,指出环境中存在一些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而噪音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男性若长时间受噪声污染则可以引起男性不育;而对女性而言,则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这样对人类脉细的延续有很大危害[5]。

(4)噪声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噪音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睡眠,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当有噪声存在时人体是没法正常休息的。在噪声环境下,人体也没法正常工作,注意力不集中会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心情。

3.3护理方法

(1)途径控制法即在噪声传播途径上对噪声进行降低,改变声源传播途径,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政府及工厂可以合理规划减少噪声的来源。

(2)受噪者的噪声防护,如果一定要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们已经无法改变声源和传播途径,受音者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零听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3)调整饮食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因噪声导致的体内维生素损失,提高人体对噪声的耐受力。

3.4结论布机厂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危害很严重,惠州市政府需要加强工厂技术的提升以及良好的规划来进一步减少生产性噪声的来源以及传播。受音者也需要自身加强防范,如工作时佩戴戴零听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等来减少生产性噪声对人体危害,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测,以早些发觉及时补救维持健康。

参考文献

[1]彭忠革.铁路噪声作业工人接噪量与噪声聋发病率关系初探[J].《中国职业医学》,1996,6:223-224.

[2]马子建,方四新,李俊,等.电厂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状况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1,3:23-24.

[3]彭茜,徐勇,徐建国,等.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状况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1:78-79.

[4]罗丽颖,陈立民,徐萍,等.由一例不能诊断噪声聋的病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3:119.

[5]于军,曲荣梅,宇雅苹,等.某电子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1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