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探讨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王爽

哈尔滨市阿城区环境卫生清洁处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垃圾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城市垃圾具有数量剧增、成分多变、种类增多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当今国际最流行的垃圾处理方法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发展

一、城市垃圾的处理原则

城市垃圾的处理原则:首先,应该是无害化的;其次,处理后的化学性质应稳定;最后,病源体被灭净。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填埋、焚烧、堆肥等。在处理之前,首先应考虑将垃圾集中收运,并对垃圾进行预处理。

二、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技术

1、垃圾的收运与处理。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基本上是由市政当局和私营公司共同负责收运,一般城市都采取收运费的措施。

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收运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采用塑料袋、钢制或塑料制垃圾桶收集垃圾,通过自动装卸的垃圾车运输;

另一类是通过地下垃圾管道收运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振动弹跳法:用以分离出硬软程度不同的废品;

(2)风力分延法:使垃圾中轻重不同的成份分离;

(3)惯性分离法:利用重力分离或的弹道分离原理,将破碎后的垃圾分为轻重两个部分。

(4)浮选法:将经过筛分或风力分选后的轻(细)物质送入水池中,碎砖、头等沉到池底,轻的质浮出面。

2、城市垃圾的填埋。

利用坑洼地填埋城市垃圾是一种既可以处置废物又可以覆土造地使用的环境保护措施,目前我国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该方法是在回填地上,先铺一层约69厘米的垃圾,压实后再铺一层厚约15厘米的松土、沙粉煤灰等覆盖层,然后依次逐层用土将垃圾分隔在夹层结构中。填至定标高前,至少高出60厘米,覆以表土,以便栽种植物。垃圾卫生填埋,必须建设有关安全处理设施,使填埋的垃圾及其产物与周围的土壤隔离,导出的垃圾渗沥液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收采的垃圾沼气进行安全处理或净化利用。

总之,要使填埋的治理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在建设填埋场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场底基础

场底必须能支撑和接受设计容量的全部垃圾的压力,如果采用防渗层,场底还要有保护防渗层的作用和有利于防渗层的施工。

(2)地下水导流设施

(3)防渗设施

有无防渗设施是垃圾卫生填埋场区别于垃圾堆圾场的重要标志。只有完善和有效的防渗设施,才能保证垃圾堆放不会产生污染。

(4)垃圾废气排污设施

填埋垃圾经过微生物作用之后,会产生废气。废气是一种极其易燃,易炽的有害气体,必须进行安全排放和收集,并作相应的净化处理。

3、城市垃圾的焚化。

当垃圾的产热质≥800大卡/公斤时,可以采用自然方式进行焚烧,否则需借助燃料进行焚烧。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垃圾的产热质多在1000大卡/公斤以上,因此,这些国家垃圾焚烧方式一般是自然方式。

4、堆肥。

堆肥是我国和印度洋、东方国家处理垃圾、粪便,并将其充分利用的古老技术。好的垃圾堆肥,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培养土壤肥力确实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可望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因些,采用传统的堆肥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处理有机垃圾,可减轻环境和农药的二次污染,又可生产有机肥,是垃圾综合利用和实现垃圾“四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堆肥主要分为好氧和厌氧两种方法,由于好氧法比厌氧法具有耗时少、异味少、有机分解充分等特点,目前逐渐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三、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受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自然条件、城市垃圾成份复杂,以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外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是随国情而不同,往往一个国家中各地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很难有统一的模式。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

(一)发展垃圾资源回收。

(二)发展焚烧法处理垃圾。

(三)发展用蚯蚓床处理有机垃圾。

近年来又发展了高沼和中沼分解法,高沼为解沼度在1650~1800℃之间,比一般焚烧法高出650~820℃。垃圾可充分燃烧,剩余物仅为原垃圾体积的3%。从出除尘器中收集的粉尘也仅为原垃圾体积的2%。高温分解的副产品是气体和渣,可以将渣做成渣棉等绝热的建筑材料。

参考文献:

[1]李元宁,王敏,靳俊平,曲伟国,闵海华,刘淑玲.关于我国环卫行业发展总体趋势及主要特征的思考——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卫规划系统设计为例[J].环境卫生工程,2008,27(9):66-67.

[2]孙增峰,袁少军,石炼.城市总体规划视角下我国城镇环境卫生之路——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卫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8):25-26.

[3]王胜本,高志敏.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规划工作的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5-46.

[4]郑树景,姚连芳.务实—务虚—再务实:园林设计学习三步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1,12(8):25-26.

[5]王雨,王金喜,郝彬彬.邯郸响堂山风景区规划设计的初步探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7(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