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治理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8
/ 2

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治理解决措施

甘里第

广西正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被严重忽视,其中河道水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功能退化等现象,给环境的生态价值发挥造成了影响。目前河道主要存在资源匮乏、水质恶化、法律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河道水环境,优化河道生态系统,本文将对河道生态治理的有效对策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河道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生态治理;解决措施

1.引言

河道堤防工程,为水利防护工程之一,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利于人们正常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然而,施工阶段容易受到较多因素影响,易于产生水资源污染、噪声污染、植物生长受威胁等情况。故此,实行河道治理工程时,应认真落实生态治理措施,加强对四周环境、动植物、水资源等的保护,以此确保人、自然相融合,提高人们的生活及生存的质量。

2.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性能

2.1稳固性能

传统河道治理、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功能:蓄洪涵水。河道生态治理期间,河道走向为顺着河道原始流向,为形态曲折的河床。而植被覆盖河岸,能很好的控制水流的速度、水源渗入等情况,发挥出蓄洪涵水、稳固性能的作用。

2.2扩展功能

生态河流的治理,应重视基本功能,治理期间维系好人和水的关系,确保河道的自然性能,如:防污性能、生态性能、景观性能,以及文化性能和经济性能。其中,防污性能可达到净化自然中的水、土、生物等,保证人们用水质量;生态功能可有效发挥出河道天然性能,明确河道生物的生活规律,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因此有助于四周生物的生存,促进生物的生存发展;发挥景观性能,可确保河道建设满足审美的要求和需求。治理的过程中,保证河道、四周环境、建筑的和谐,将河道作为景观资源,发挥工作人员的最大作用,实行景观开发工作,如:在河道设置凉亭,达到自然和河流相融合的效果;河道文化,为河道生态治理的主要特征,河道文化和河道开发、河道地域文化等有关,经河道围墙壁画、河道亭廊设置、河道运营的多种方式,利于发挥河道运输方面的性能,凸显出文化性能;生态河道为自然河道,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便捷,因此可显示出经济性能,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合理运用河道资源。

3.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环境现状探析

3.1水质不断恶化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十分快,人们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却严重忽略了环境本身的价值,给环境造成了恶劣的污染。根据相关统计发现,近年的污染现象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水环境污染比例已经超过了近九成,并有1/3的城市已经存在地下水污染现象。作为用水最终来源的地下水资源,根据其已经遭受污染的现状能够得出,水资源污染问题已足够的严重。当前,水质恶化、污染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根据当前的污水排放情况来看,污水排放质量还不能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排放标准,污水质量不合格,就会造成河道水质质量大大降低,河道污染、环境质量、城市发展三者之间就会出现不协调的发展状态。假如水环境治理措施不及时、不到位,更会加剧问题的恶化,进而破坏环境的整个生态系统,后果不堪设想。基于此,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力度,通过严格控制污水处理排放质量,指导污水处理工作,引进污水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等,确保污水排放符合相关要求。

3.2水土流失的问题

施工后,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不到位、施工现场和弃渣场的处理不当等,均会导致防护处理中道路边坡不能正常实行,发生岸坡冲刷不平衡的情况。施工的过程中,修建围堰拆除后没有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发生水土流失、河床淤积的概率增加。而料场、弃渣场处理效果不佳,则会促使土壤外露的现象。

3.3原有水生物的问题

为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堤线方面多会和靠岸岸坡顶部位置距离较近。堤防体型、岸坡一般为直立面/放坡斜面,岸坡坡脚四周河道深潭为被填平的状态,此时河道体型为不规则的形态,对水生物生长的影响较大。同时,天然河道为自然形成,堤线单一、平直,不能保证河道断面的自然形态、河流水流形态。

4.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治理的完善方法探究

4.1生态护岸,截污控污

生态护岸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进行生态护岸工程建设中,应当在总结以往问题的前提下不断积累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促进生态护岸技术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案落实在水环境治理中,全面落实各项技术,达到防护技术要求,实现良好的生态治理效果。工业与生活点源及农业面源是河道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以工业方面最为严重。在河道截污控源层面,应当针对河道污染问题进行充分的调研,结合当前城市水环境现状和污染治理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控制方案。还可以采用雨污分流排放的措施,防止污水进入城市河道中。

4.2堤线、堤型选择的要点

堤线布置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秉持保留江河、湖泊原始形态的原则选择,以便保证堤线为曲折的状态。如此一来,不但能保证洪断面的稳定性、堤身的稳定性,而且可恢复岸坡的自然形态,加强对岸坡植被的保护。选择堤型时,需考虑到场地因素、四周环境因素,尽可能选择工程渗透稳定性佳、滑动安全性好的堤型。同时,需根据生态保护要求、恢复技术的相关标准,选择适合的材料、缓坡,以便促进植被的良好生长情况、地坡绿化,选择生态土堤堤型,主要的目的:做好堤内、堤外生态环境的协调和保护工作,禁止使用钢筋混凝土、浆砌石堤型,防止对堤内和堤外的空气交换状况造成不利的影响。

4.3河流断面设计及岸坡防护的要点

自然河流纵横断面具有多样化特点,设计的过程中应和浅滩、深潭保持相间的状态。岸坡,存在多地原有的形态,以此实行工程措施处理,尽可能避免使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护坡,建议采用植物护坡,于坡面种植适合的植物,旨在实现防冲护坡的效果。经滑坡、崩塌所致的块体运动,经上—下侵蚀并出现沉积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侵蚀的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受到侵蚀、土壤抗侵蚀相互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土壤流失问题。而借助机械、水文的作用,坡岸植物的侵蚀力减退,抗侵蚀能力提高,河床可对岸坡坡脚四周深潭、浅滩加以保护。

4.4河道护坡生态化的要点

河岸生态,属于河流生态的重点,以往采用硬性材料建设,可达到加固堤坝的效果,但是会对生物生存情况,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于此,在河道护坡建设期间,需要选择并使用适合的材料,以此充分发挥自然可利用资源的最大作用。在河道治理期间,需要减少使用混凝土、浆糊石块,建议使用河底淤泥,在现场进行脱水操作,待完成固化后,将淤泥整袋应用在填土/护岸作业中。如此一来,不但可降低硬性物质所致污染,而且利于植物的生长。然后,实行卵石填充,能够合理运用现场产出的混凝土弃渣,主要的目的:为鱼类赢取更多生存的空间,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联系起来。最后,可通过植被护坡,值得一提的是,植被护坡可达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效果,故此有助于实现河道、四周环境生态过渡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好河道堤防建设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非常必要。如果发生生态环境污染的情况,会对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为此,应明确河道治理工程中站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相关的完善措施处理,进而提高生态治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关前芳.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4).

[2]蒋天娇.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运用[J].神州,2018(7).

[3]周国斌,陈闯,徐伟.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