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微波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观察

孙海宇

孙海宇(牡丹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中图分类号】R7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6-0158-01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在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临床观察牙本质过敏症76名患者,101颗牙,在牙本质过敏处涂氟化钠甘油糊剂,再用微波频率为40W辐射,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未观察到牙髓、牙龈组织的损害。结论微波在一定的频率及条件下对牙髓活力无明显影响,以氟化钠甘油糊剂为介质,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是有效的脱敏手段之一。

【关键词】微波牙本质过敏症脱敏

【Abstract】Purpose:Explorethetheroleandefficacyofmicrowaveinthetreatmentofdentinehypersensitivity。Methods:76patientswithdentinhypersensitivityacceptedclinicalobservation,Sodiumfluorideglycerolpastewassmearedonthepartofdentinhypersensitivityof101teeth,thenusing40Wmicrowaveradiateontheteeth,observingtheefficacy。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clinicaltreatmentwas79%。damagesofdentalpulpandgingivaltissuewerenotobserved。Conclusion:Microwavehadnosignificanteffecttopulpvitalityinacertainconditionandfrequency,Usingsodiumfluorideglycerolpasteasmediumtotreatdentinhypersensitivityisoneofeffectivemeansofdesensitization。

【Keywords】MicrowaveTreatmentDentineHypersensitivitydesensitization

牙本质过敏症(ToothHypetsenSitivity)是牙齿在受到冷、热、空气流动、机械压力等刺激所引发的牙齿疼痛不适,疼痛特点为尖锐、短暂、能精确定位。据统计1/7的成年人患有牙本质过敏症,病变的部位与病因包括颌面磨耗、牙颈部楔状缺损、牙根外露、支托窝等。牙本质过敏症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目前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方法很多,都有一定的效果,我们用CYP-Ⅲ型微波综合治疗仪,以氟化钠甘油糊剂为介质,治疗牙本质过敏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76名,其中男43人,女33人,年龄最大68岁,年龄最小27岁,共计101颗牙,全部为牙本质过敏症的患者。

1.2检查标准和疗效判断

1.2.1检查标准根据冷热刺激和机械刺激后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语言分级法(VerdalYatingScale;VRS)VRS就是根据患者口述语言表达对疼痛强度进行分级。我们将牙本质过敏分为如下四级:0级:无不适感,但能感知刺激。Ⅰ级:较疼,不适感。Ⅱ级:有明显的不适反应,但较Ⅰ级不超过10S。Ⅲ级:有明显的不适反应,且持续超过10S。

1.2.2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的级数降为0级。有效:治疗后的级数降为Ⅰ级。无效:治疗后的级数仍为Ⅲ级以上或级数无改变。

总有效率(%)=平均显效率+平均有效率

1.3方法治疗前用探针确定牙本质过敏的敏感位置和范围,隔湿、吹干,放置NaF棉球于敏感区,微波选用40W频率,探头接触棉球辐射2~3s,即刻观察疗效记录,疗效不明显的,3~4d后复诊,再次治疗,2次为1疗程。

2临床结果

临床观察101颗患牙中,敏感度为Ⅰ级20颗,Ⅱ级37颗,Ⅲ级44颗。经两次治疗后,治疗结果。

3讨论

3.1自70年代以来,微波热凝(MTC)的生物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几年来,在口腔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日益增多,我们在NaF常规治疗与激光脱敏剂等治疗牙本质过敏的启发下,探索选用MTC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3.2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生机理有三种学说神经学说、牙本质纤维传导学说、液体动力学理论。目前国内外较倾向于液体动力学理论,牙本质渗透性下降,其敏感性必然下降。牙本质小管内液体在各种刺激作用下,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神经电兴奋,液体流量即成为主要因素,流量大即引起神经电兴奋的刺激量大,反之亦然。根据此理论,对过敏的有效治疗是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或避免牙本质内的液体流动。

3.3MTC主要是利用生物组织接受微波辐射后产生的热效应,使生物体细胞内、外液中大量的带电粒子在微波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生产振动和转动,在振动过程中与周围其它离子或分子碰撞而生热,从而在瞬间使显露的牙本质小管热凝封闭,阻碍了外界刺激对牙髓的影响,又因氟离子能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从而减少液压传导,体外实验也证明,用氟化钠液电离子透入法所减少的液压传导高达33%。为此认为氟化钠有脱敏及中介传导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基于微波和氟化钠对牙本质小管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可以认为微波在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