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本管理营造和谐氛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3

加强人本管理营造和谐氛围

楼金青

楼金青浙江大学华家池子弟小学310029

摘要良好的学校需要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学校作为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组织,特别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中,教师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教育本来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因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学校工作目标由管理人遵循合乎规律的管理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各方面工作开展有效管理活动才能完满实现。

关键词学校教育人本管理青年教师营造和谐氛围

学校是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的人群集合体,要维系人群,协调各种活动,必须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制度。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实施人文管理。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重视研究“以人为本”的管理,已经成为广大校长的共识。改变漠视管理对象的主动性和强调外因忽视内因的做法,是现代管理的精髓,也是实现教育工作新跨越的有力保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的教育是“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学生发展的基础”的全人教育,坚持“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创新青年教师培养的策略和管理机制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青年教师队伍,对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青年教师奋发向上,与时代潮流同步发展,显示了社会的进步。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个人的需求与事业的需要之间发生矛盾。长期的管理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一门管理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对教师青年的管理和培养必须以人为本,眼中有人,心中有人,事中有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迅速成为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充分调动其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1.1、目标激励,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第一堂课,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育生涯第一关,在第一时间里赢得学生的尊重。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要将书本知识化为工作能力,这是一段并不轻松的成长历程。在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教师角色方面,我校积累了许多经验。首先,学校领导要提醒新教师重视第一次亮相。新教师们都是懂得心理学上强调的“第一印象”重要性的道理,校长在新教师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之际,必须强调重视第一次亮相,即第一堂课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校长要具体指导新教师如何在第一堂课就赢得学生的尊重。比如,穿着要朴素大方,要显得亲切而沉稳,举止要得体而有力,音量要稍大,语速要适中。在政治上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业务上精心指导,促进他们早日成为教育教学骨干,生活上全力关心帮助,使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1.2、业务竞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

教师业务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实施了“带动工程”,由党员名师带青年教师徒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员名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其进行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教育,开展“入门课、新秀课、优质课、示范课”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从教能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教师的文化知识素质主要是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教育工作所必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接受新观念,钻研教学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走在学科教学的前沿。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其成长拓宽渠道,搭建平台。

1.3、给予鼓励,激发青年教师的拼搏欲望

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对事业、对理想有执着的追求,但理想和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他们往往感到茫然,徘徊不前。要看到青年教师的闪光点,为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喝彩。要根据青年教师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工作获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心理诉求,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他们上进、拼搏的欲望,使之成为推进学校工作的生力军。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就能把他们蕴藏的潜力激发出来。任何人都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希望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发挥,使自己的工作成果博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青年尤甚。采用竞赛、评比、表扬、奖励等手段,正确诱导和培养他们的这种进取心理,经常为青年教师出些主意,想些办法,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切实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威信。

2、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2.1、尊重青年教师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由于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职务、所教的班级和所任课程都有很强的荣誉感,决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来,为各方面所认可,渴望得到尊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资历较浅,经验少,学校领导往往不敢委于重任,在同事之间,也不象老师那样受人尊敬。因此,青年教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工作上不敢放开手脚去拼搏,积极性难以发挥。“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校长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尊重和鼓励青年教师的创新。

2.2、信任青年教师

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把得到他人的信任视为人格的尊重。我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原则,充分信任教师,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干。激发青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学校每学期为青年教师作一次录像课,赠送成长光盘。在活动中教师们开阔了教研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发展了自我。开展青年教师论坛,为青年教师学习、交流搭建平台。校长要尊重信任教师,鼓励教师的大胆设想、发扬民主。

2.3、给予自由的空间

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八小时之外也继续工作,诸如备课、进修及课题研究都是教学工作的延伸,往往要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我主张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多给教师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足够活动的空间。我们在学校构建起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环境,教师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3、对内部推行人本管理,实现和谐发展

3.1、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工作热情

尊重教师的差异,接纳他们的个性,包括其个性中的缺点。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展现才能的舞台,学校的发展有赖于教职员工不懈的精神追求、无私的奉献。人无完人,要正视每位教师的个性,要懂得个性差异是形成特色的重要起点。个性差异就是资源,尊重差异就是爱护资源。校长要深入教研组与青年教师谈心,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在生活上视青年教师为亲人。年青教师结婚,学校领导到家中表示祝贺;青年教师或家属生病,学校领导到医院表示慰问。校领导班子要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全体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广大青年教师焕发了“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引导教师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点燃了教师智慧的火花,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教师们参与教科研的热情高涨,正朝着专业化、学者型教师发展。

3.2、形成良好校风,畅通发展之路

校风是全体成员认同遵守的观念形态,文化形态,价值体系,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代表着校园精神,并依靠其特有的导向、凝聚、规范和融合功能,成为体现学校个性的“粘合剂”和“精神支柱”,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把全体教职工团结起来,为达成目标而奋斗。在学校,凡涉及购物,采购等敏感的经济问题,校长从不直接受理。这就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向教职工透明,从而避免了议论和猜疑,增强了凝聚力。学校应该运用制度管理人,共同事业激励人,创建环境吸引人,投入情感温暖人,形成机制培育人,良好人格影响人。

3.3、养成教育全员化,尊重职工权利

我向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责任、二是榜样、三是爱心。学生看教师、学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很关注。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从教师的自我养成、自我完善着手,特别是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遵纪守法、爱护学生方面,学校不仅要有明确的要求,而且经常检查、考评,并且设立校长信箱,进行监督,教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常规养成教育上升到校园文化建设高度,就是重视制度育人,着重于文化氛围的营造,提升到道德、理想、信念的高度,形成独具特色的求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学生文学艺术才华的展示,学生体育竞技的风采,学生发明创造的智慧,学生自觉遵纪守规的氛围,都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应该尊重别人”。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做教师的贴心人。以真心的关怀感动教师,提升他们对学校的亲和力和甘于奉献的自觉性。

总之,现代管理的最重要的原理是人本管理。突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师生的意愿,发现他们的优长,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管理的根本问题是做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学校时,教师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因而调动教师积极性就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做好。注重情感管理,渗透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实现干群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是人本管理的关键,坚持人本管理,我们的学校必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管理方式:人本管理[J].金山企业管理,2010,(02):23-24.

[2]黄大兵,追寻人本管理构建和谐校园[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1):186-187.

[3]何明达.人本管理与和谐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