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胃癌易误诊的常见原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青年胃癌易误诊的常见原因

张灵利

张灵利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中心医院016040)【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37-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同期收治胃癌489例,其中35岁以下胃癌41例,占7.3%,其中男性14例,女性25例,男女之比为1:1.68,年龄最小19岁。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不适为主(占79.5%),其次为恶性呕吐(占62.4%),食欲不振(占53.3%),返酸黑便(26.7%)。主要体征有上腹部压痛(占93.2%),并发幽门梗阻18例,大出血(呕血)4例,胃穿孔1例。

1.2诊断

50例患者接受了胃镜检查,其中45例被诊断为胃癌4例诊断为良性溃疡,3例诊断为幽门梗阻,胃镜检查的确诊率为90.2%;28例患者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22例被诊断为胃癌,3例诊断为良性溃疡,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确诊率为84%,因此主要的诊断方法为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病理组织活检。

1.3解剖部位及分类www.hnbww.com

胃窦部23例,胃窦胃体部9例,胃体部6例,胃底贲门部5例;按病程分类:早期胃癌4例,进展期胃癌39例(合并肝、肺等远出转移者6例)。

2结果

2.1手术治疗结果

40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5例,胃空肠吻合术4例,单纯探查5例,切除率72.1%;在根治切除术中有10例接受了多脏器联合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术3例,脾及胰尾切除2例,胆囊切除术2例,卵巢、子宫切除术1例,横结肠切除术2例,手术一月内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2.3%。

2.2病理检查结果

乳头状腺癌2例,管状腺癌10例,粘液腺癌8例,粘液细胞癌1例,低分化腺癌20例,其他类型2例。

2.3随访结果

术后3个月内死亡5例,4~12个月死亡14例,12~24个月死亡12例,生存2年以上9例,6年以上4例。

3讨论

3.1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

其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高,病程短,早期诊治率低,误诊率高。本组病例占同期胃癌的7.3%,病理分型以低分化和未分化为主,除早期胃癌5例外,其余均为进展期胃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本组男女比例为1∶1.68,与文献报道的1∶1.9相似[1]。

3.2青年人胃癌误诊原因分析湖南职称论文

(1)青年人胃癌早期常见症状缺乏典型性,以致长期按一般胃病治疗。且青年人耐力强,症状轻,营养状况较好能维持正常工作和学习常不被患者及家属和医务人员所重视;(2)医生对该病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病程中的隐匿性和早期症状的不明显等特点认识不足;(3)过分依赖某项辅助检查的结果而忽视进一步检查,本文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分别有8例和6例误诊;(4)一些患者经济困难或缺乏卫生常识,病初不求医或盲目服药物,或惧怕胃镜检查的不适而自误。

3.3青年人胃癌诊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早期诊断是提高青年人胃癌疗效和改善预后的决定因素,因此应做到:(1)加强防癌宣教,提高群众防癌意识,纠正青年人不易患胃癌的偏见;(2)加强医生责任感,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3)应正确分析辅助检查结果,不过分依赖某项检查,对可疑病例要作X线、胃镜、B超、甚至CT等联合检查,必要时短期内反复复查,从而提高其阳性率;(4)加强防癌普查,包括有症状的青年人。对高发人群,尤其有胃癌家族史尤其应重视;(5)对青年人胃癌手术指征应放宽,有时虽属晚期,有广泛转移,但勉强作姑息性切除亦常能达到意外效果。对瘤体较大,估计难以切除者,可在术前作介入治疗。

3.4影响预后的因素

虽然青年人胃癌的预后好坏尚未定论,但是多数作者认为青年期胃癌预后不良[5],本组资料支持这种观点。并提示影响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1)年龄在30岁以下的患者;(2)肿瘤累犯全胃时及BonnaanmⅢ、Ⅳ型患者;(3)肿瘤直径大于4cm时;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还包括手术方式,肿瘤的根治程度,肿瘤的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的病理分期等。

总之,青年人胃癌是在特定人群中发生,存在其特有的规律,提高对青年期胃癌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