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离子反应”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新课程下“离子反应”的教学策略

崔荣芬

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崔荣芬

离子反应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而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只在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出现,而且内容很简单。面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怎样才能全面把握这一部分内容,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对于离子反应这一节,《课标》要求不高,只需要学生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即可。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要教会学生怎样从现象观察本质。

(1)温故而设疑,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思考下列溶液或物质是否导电?并说明原因。

①固体NaCl②HCl气体③纯硫酸④盐酸⑤稀硫酸⑥熔融NaCl⑦液态HCl

(2)借助多媒体,突破电离的概念,并得出酸、碱、盐的概念。

例如,用Flash演示NaCl的溶解和电离。

(3)利用探究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之间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根据客观事实,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改”——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一般是强酸、强碱、易溶盐),其他的一般写化学式。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总之,在新课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度,切不可一步到位,将离子反应的其他内容(强弱电解质、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在溶液中共存等)在离子反应的新课教学中强加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