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校课间操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如何提高学校课间操质量

丁改芬

丁改芬

〔摘要〕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抓好课间操的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课间操质量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抓好课间操的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加大课间操的管理力度,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课间操的做操质量呢?在此,谈谈改变这一现状的几点建议。

1学校课间操的必要性

课间操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防止身体畸形,保护视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调节学生生活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课间操对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风,以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审美观,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2提高学校课间操质量的策略

2.1做好分工,明确教师各自的职能任务。分工是明确职责的首要条件,是有效发挥各部门教师职能与工作积极性的最好形式。这样便于教师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免去许多不必要的交集与困顿。同时也便于监管,避免出现更多的监管盲点与死角,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2.2.1做好体育教师的分工。体育教师作为课间操最直接的参与管理者,能否较快地进入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而合理的分工又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好途径。实施轮流制,每周安排一名教师组织间操队形,管理者可安排其余体育教师分管所任教的班级或年级,负责监督所在区域学生的秩序,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言语提示,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保证做操质量。

2.2.2做好班主任老师的角色定位。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协助体育教师完成对学生的监管教育,同时也要积极参与课间操的出操活动,学校要严格要求班主任教师必须出操,并固定在自己班级的指定位置(最好是后面,往往后面的学生较大,不易监管)负责看护自己的学生,并能够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做操情况,以期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良好班集体意识的养成,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对班主任课间操的出勤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记载,并同班主任的每月岗位责任制相挂钩,对经常参与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2.2场地规划合理,坚持就近原则。体育教师在进行课间操场地布置规划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班级的楼层、班级位置、上下楼时间以及离楼梯的远近等多种因素,结合楼门的位置本着就近的原则,优先布置楼层较高的班级,在场地有限的学校,可将一楼的班级位置安排在场地的较远处,这样可以保证各班级的学生在课间操结束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顺次返回班级,而且不相干扰,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2.3加强监管,形成良好的常规检查评比制度。课间操的有效管理,不能单纯依靠体育教师,认为管理课间操是体育教师份内的事情。其实不然,要想使课间操秩序井然,保证出操质量,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形成有效的周评比或月评比制度。

2.3.1充分发挥学校政教处的作用。校团委可以责成政教干事专门负责各班级出操人数情况的监管统计、做好记录并在公告栏中一天一公示,以示警告;根据人次给予该班级必要扣分,一月一统计,直接与每月的红旗班级评比相挂钩,做到客观公正、奖罚分明。

2.3.2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协助教师维护秩序。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周密的安排。对于有学生会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在校团委的支持下,协助班级、政教干事、进行课间操的检查监督,或分别由各班级的学生干部组成检查小组,负责楼层内各班级的人员核定或维持秩序。

2.3.3设定浮动名额,实施人性化管理。对于课间操时间,各班级要流出2-3名值日生负责在楼内班级担当区内打扫卫生。并且对此严格规定值日生只能少,不能多,可以是有病不能出操的同学来但当值日生。这样能够给各班级留有回旋余地,避免了由于学生身体的原因所造成给班级负分现象的发生,浮动名额的设置,有效保证各班级的出勤人数,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

2.4做好宣传,让学生明确锻炼目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学校网络、板报以及安排布置学生手抄报的各种机会进行宣传课间操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锻炼身体的目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良好的运动氛围对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至关重要,而科学合理的课间操时间又是延续保持学生旺盛精力、舒缓身心疲劳的最便捷的方式。

2.5狠抓平时,落到实处。课间操要获得好的效果,必须狠抓平时,落到实处,管理到位。每天做操时,体育组教师应全体出动,协调分工。班主任从班级学生进场开始直至退场都应全程陪同,监督学生做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体育组配合德育处对每天的做操情况进行评分,对做操质量较差和较好的班级进行适当扣分和加分,并在次日做操前进行简单总结。

2.6加强课间操的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课间操量化打分的管理制度:抽调部分学生和体育教师一道,每天对各班课间操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且每月公布量化成绩,在学期末将总成绩按高低排定名次,对前几名的班级进行奖励,以鼓励各个班级都重视起来。另外,每学期学校都应举办全校性的广播操比赛,通过会操,强化广播操的动作要求,为在平时课间操活动中保持良好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成安县综合技术学校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