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3

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浅谈

谢春兰

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谢春兰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和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索并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中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德育教育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择业问题逐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2009年12月14日广州日报报道,12月8日广东省首场2010届高职高专类专科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高职高专类毕业生的起薪直逼本科生。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今年专科生的起薪比去年升300~500元。“我们要求单位开出的起薪达到1500元以上,低于这个工资的单位不给进场!”现场调查发现,专科生最少都能拿到1000元,最高可达4000元。广州莱宾斯基大酒店招聘收银员、核数员、审计员、仓管员等,工资可达1500~2000元。佛山市永信制盖有限公司招聘冲压技术员,工资开到1500~4000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用人单位反映高职高专类院校注重的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求职心态务实,特别是一些基层岗位需要大批高职院校学生。但是,在就业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回访和市场调查,其结果反馈,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在专业学习的扎实程度、就业思想意识、就业择业观念和人才素质方面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他们的职业理想、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以及诚信素质、择业心理等方面也是影响其在岗位上稳定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和彻底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就业容易,但是在岗位上稳定发展,成就事业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对于他们将来在自己的就业岗位上稳定发展,成就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对毕业生走访和对用人单位回访的结果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最看重的不是学历,而是实操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用人单位反馈给学校的意见是,要加强在校期间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因此,加强毕业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予重视的问题。

一、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普遍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就业指导课程基本在各高职院校里都作为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开了起来,但在教学过程中个学校任课教师更多侧重于就业政策、求职技巧、求职材料、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而忽视了就业指导中的德育教育。事实上德育教育与就业指导在高校教育中是密不可分的,德育教育是就业指导的载体。2004年8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进一步突出了德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并明确指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德育教育。

2.从我们反馈回来的信息也发现,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思想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就业观、成才观存在偏差。在举办招聘会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大多数毕业生看中的不是岗位给他提供多少发展的机会,而更多考虑的是用人单位给出的薪水是多少,尽管有的学生也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及个性发挥,但在现实的选择中,更多的是考虑个人的得失和工作的体面程度,包括一些家长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没有真正考虑孩子的个性发展,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在求职过程中往往把经济报酬、工作环境作为就业的首要条件,过分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这些现象在高职院校毕业生身上反映明显。

(2)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有待加强。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感到最缺乏的不是大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而是某种程度上的“信用危机”。比如在求职过程中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的毕业生会在制作应聘材料时弄虚作假,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迫于就业压力,盲目签约,随意毁约,不履行合同,缺乏应有的诚信品质和法律意识。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没有起码的用人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每年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尤为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据用人单位反应,有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怕吃苦,缺乏责任感,缺少实干精神。有些毕业生甚至把协议单位作为跳板,只要有了待遇更优的单位录用,则不顾用人单位前期为自己投入培训的高额成本而毁约另谋高就。种种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挫伤了用人单位接收高职毕业生时的积极性,不利于高职就业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3)就业危机感导致心理承受力差。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形势严峻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对其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有些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逃避就业的心理。一些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参加专升本考试,用升学来缓解自己的就业压力,还有一些学生,过低地估量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和用人单位联系、接触,丧失了许多选择和竞争的机会,也有些毕业生由于几次面试的失败而陷入自卑、自怨和自艾的心理误区等等现象。另有些毕业生存在着求稳求全心理。由于考虑到就业压力,缺乏风险承受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不利于个人职业价值的实现。还有些毕业生盲目攀比。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周围同学哪个选择了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单位,哪个同学又去了大城市或高层次部门,而忽视自己的客观条件及综合素质,盲目求大求高。当主观上认为不如其他同学时,便会彻底否定自己的选择,最终常常是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首先,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特别是高职学生大部分将就职服务于基层岗位,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作为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影响到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其次,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了保障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保证高职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作为高职院校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途径和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结合国家的十二五教育规划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既是一个人由学生生涯向职业生涯过渡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价值观全面形成的关键阶段。就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因此,帮助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切入点。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的向往与期待,如果毕业生能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便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前途和整个社会的需要与发展联系起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其次,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要使其克服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的倾向,利于他们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要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认识到:“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当心系祖国,心系民族,自觉把个人抱负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汇到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去,……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胡锦涛同志2000年在全国青联九届一次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三大上的讲话)。

2.加强诚信教育。诚实守信作为文明社会的最重要的标志。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作为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中应成为就业指导中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比重和内容,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要通过日常的教学和主题班会、讲座等渠道,向大学生们灌输诚信的重要性,使其深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是为人处世、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前提。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在著名的蒙牛集团有这样一条用人标准:“有才有德放心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谨慎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可见用人单位挑选人才时也多以品德为重,要求有事业心、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能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育指导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使其融入到整个专业的素质培养中去;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进行实践教育,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学生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4.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取成功的奠基石,它对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开发、创造能力培养等影响来说是一种基础性因素。因此,在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可通过课堂教学、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等途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使大学生系统的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他们的乐观主义和拼搏精神,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使大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始终保持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良好心态。

5.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实行2加1或1.5加0.5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短,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经历的适应、稳定、过渡三个阶段便显得更加紧凑。因此,高职院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学校各部门相互协调,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使学生做好心理、知识、能力和及时应对社会需求的准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根本所在。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就业指导与德育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德育教育在就业指导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时代意义,不断探索和转变德育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推进这项系统工程在新时期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优秀的社会劳动者,让我们的毕业生成为“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朱以财.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中的学生德育教育探讨,2008(3)

[2]朱秀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10)

[3]蔡应昌.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4]袁美学.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