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甙治疗紫癜性肾炎12例临床观察

/ 2

雷公藤多甙治疗紫癜性肾炎12例临床观察

张睿于茵邹昭君刘菁潘颖

张睿于茵邹昭君刘菁潘颖(黑龙江省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中图分类号】R6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085-02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以全身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关节症状及肾脏病变,而肾脏损害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我科于2000年4月~2003年11月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紫癜性肾炎患者12例,并与对照组作了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4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3~52岁,平均33.0岁;对照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5~56岁,平均30.7岁。两组病程均最短7天,最长3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均有过敏性紫癜症状及病史;在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有肾炎、肾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

1.3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和镜下血尿转阴,尿蛋白定量<0.2g/24h;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尿蛋白定性<+,或尿蛋白定量<1g/24h,镜检尿红细胞<+;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尿蛋白、血尿减少;无效:上述指标无改善。痊愈与显效合计计算总有效率。

1.4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或0.85%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每日一次。治疗组同时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每日60mg,分3次口服。总疗程4~12周,平均7.5周。

1.5统计学处理

设计治疗观察表,由专人逐日统计,均数以x-±s表示,两组间构成比采用x2检验,两组间的均数比较按t检验。

2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两组观察指标转阴例数及平均时间比较见表2。

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比较x2=4.20,P<0.05

表2观察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x-±s)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几乎10%~25%的紫癜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多数人认为肾外表现的严重程度与肾脏受损的发生率几乎无联系。最常见的肾脏受损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甚至发生肾病综合症。可出现一过性的肾功能不全,轻者可逐渐恢复,重者则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肾脏受损的临床表现可在紫癜发作几周后出现,也可与紫癜同时发生。

引起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不明,一般认为可能与药物、食物、病毒感染、虫咬或其它变应原有关。在IgA肾病中出现的许多致病机制在过敏性紫癜中似乎也可出现,如过敏性紫癜和IgA肾病一样很容易在呼吸道感染后发作,这可能与机体对病毒或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相关[1]。

目前治疗过敏性紫癜倾向于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前列环素(PGI2)的作用比抑制血小板产生血栓素A2(TXA2)的作用更强,致血浆PGI2浓度降低,TXA2浓度相对升高[3],PGI2/TXA2比值降低,引起血管痉挛及血小板聚集增强,血栓形成及炎性介质释放增多,以致肾脏损害加重。环磷酰胺疗效亦不肯定,且毒性大,尤其对性腺的损害,不易被患者接受。

雷公藤属卫矛科属植物昆明山海棠,其根部入药。味苦涩性温,能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消肿定痛。化学成分主要含生物碱类如雷公藤春碱、雷公藤新碱,二萜类如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氯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异雷酚内酯,三萜类如雷公藤红素;还含倍半萜类、甙类、卫矛醇,β-谷留醇、有机酸、鞣质、果糖、葡萄糖、色素、松脂状物及微量元素等。雷公藤多甙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不但可以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蛋白尿,且可以减少其病理变化。关于雷公藤的免疫作用,实验证明可使CD4+细胞明显减少而CD8+细胞则明显上升[4],使T抑制细胞功能得到改善,此外雷公藤还可以抑制抗体生成,但有的作者[5]认为雷公藤对B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雷公藤多甙的抗炎作用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渗出,抑制或对抗各类炎症介质[6]。有研究提示,雷公藤多甙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优于泼尼松和环磷酰胺[7]。

本组观察进一步证实,雷公藤多甙片可有效的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且可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环磷酰胺等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HabibR,NiaudetP,LevyM.Schonlein-HenochpurpuranephritisandIgAnephropathy.In:TisherCC,BrennerBM(eds):RenalPathology:WithClinicalandFunctionalCorrelations,2nded.Philadelphia:JBLippincott,1994.P472.

[2]GassidyJT,PettyRE.Textbookofpediatricrheumatology.Newyork:ChurchillLivingstonePress,1991:394.

[3]LewisGD,CampbellWB,JohnsonAR.Inhibitionofprostaglandinsynthesisbyglucocorticoidsinhumanendothelialcells.Endocrinology,1986:119(1):62.

[4]张晓群.雷公藤的免疫抑制作用.上海免疫学杂志,1989;9(5):314.

[5]左冬梅,等.雷公藤对TB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1986;2(4):232.

[6]成志明,过敏性紫癜262例临床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3):232.

[7]姜新猷,胡明昌,杨霁云,郭怡清整理.第七届全国小儿肾脏病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儿科杂志,1994;3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