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的整体性设计问题研究黄伟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生态建筑的整体性设计问题研究黄伟锋

黄伟锋

广东博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生态建筑设计代表了21世纪低碳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从生态的角度看待现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对建筑本身进行设计和组织,以及与建筑相关的生态环境因素,使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中的能源得以循环利用。对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构建现代生态建筑,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整体性设计;问题

引言:

目前,我国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不够科学,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这是提高设计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理要素,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回收材料和能量,实现建筑环境高效、低碳、生态平衡的理念。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我国能源利用和生态建设发展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面临资源总量不足、利用率低、节能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严重问题。

1.生态建筑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又称可持续建筑,主要是指建筑设计的过程,通过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减少建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建筑使用者提供健康、环保的绿色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共存。从目前来看,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1.1节能原则。随着世界能源的匮乏,它将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二次污染、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并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建筑的理论基础。生态原则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建筑与环境和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建筑与建筑的结合所形成的生态建筑与以往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并有自己的观点。

1.2高效无污染原则。随着近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问题,尤其是一些污染物的应用,对居住者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态建筑设计中高效无污染的原则变得更加重要。该原则的目的是在设计中使用低消耗,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使用有害和能源密集的材料,并注重建筑的节能设计,以满足现代节能和低碳生活的标准。强调生态建筑设计的内容,模式和目标,实现功能整合。生态建筑的设计追求形式和功能。活跃建筑材料的生态意识更侧重于低能耗水平,侧重于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回收。整体设计理念应用于生态建筑设计中。它不仅注重外部设计的生态意识,还考虑固有的低能耗来完成纯生态。

1.3整体性原则。生态建筑设计还应注重完整性原则,在确保生态建筑功能满足人民需求的基础上,强调建筑的完整性。应结合建筑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人为因素,考虑建筑物的完整性,充分体现生态建筑的特点,实现生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完美融合。

2.我国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科学认知态度

对生态建筑的概念和属性的最科学见解是基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利用建筑生态理论,灵活设计和建筑设计,使建筑物和周围的自然协调环境以处理人、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建筑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要求是节约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减少各种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保护生态环境,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中国目前的生态建筑设计仍然依赖于建筑本身的生态建设,忽视了建筑与用户,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协调发展。

2.2缺乏生态建筑的实际运用

目前,中国建筑业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设问题的论文,并从多方面探讨了生态建筑设计。这些理论为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然而,我国大多数论文都停留在概念的解释,设计原则,使用的方法和国外学者的经验上。他们没有介绍具体的案例研究,使理论看起来空洞而且难以令人信服。

2.3资源的循环使用

在生态建筑中,必须尽可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废弃建筑物之后,必须尽可能地回收钢和铝玻璃并重新使用混凝土废料以完全回收建筑材料。建筑设计还可以创造基地的水,养分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地下水、中水、污水和净化水的循环、叶子的循环、堆肥、种植、太阳能的循环,电能,热量能源和生物能源,以维持生态建筑的长期利益。

3.整体性设计在生态建筑中的具体体现

3.1生态建筑的具体设计过程

在生态建筑的具体设计过程中,生态建筑技术和设备与建筑的本体已成为建筑功能研究的重要因素。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生态建筑的效率水平取决于技术整合的程度,技术的整合程度是所有技术优势的最大发挥。单独考虑单个技术是不可能的,并且应该全部在系统中。该技术被全面考虑用于改进系统的整体功能。在提高生态系统效率的目标下,可以促进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效益和技术的综合设计,促进生态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3.2室内噪声的防止与控制

噪声设计是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在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师必须首先调查施工现场,以了解周围的噪音和环境污染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改善生活环境。如果绿化带布置合理,则提供隔音墙。如果噪声污染严重,建筑物外墙可以使用双层玻璃,不仅可以减少噪音污染,还可以保持自然通风。

3.3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结构的布置和外墙和外窗等材料的选择。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在满足建筑物结构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布置空间,以节约材料。例如,根据钢筋的计算,使用适当钢筋的量来满足最小配筋率,或者添加水泥以减少水泥量。此外,建筑物形状的节能效果可以通过平面布局、平面形状、体形系数、表面积系数、纵横比和方向,以及墙体、门窗的隔热性能来实现,可以改善建筑物的窗户和屋顶,从而达到节约建筑材料的目的。

3.4增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筑物是居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桥梁。应该向人们介绍自然元素。这也是生态学原理的重要体现。人是环境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建立新的结合和发展。生态建筑需要为人们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和空间,也就是说,建筑本身应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并且极其节能。否则,建筑空间与人们的需求不相容。这样的生态建筑是失败的,所以设计为了使环境更美,空气更清新,人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舒适地生活,这有助于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它也有更好的物理环境,采用自然能够照亮、自然通风、并能够承受重大自然灾害。这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事情。4.结束语

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有必要深化建筑内容,引入整体设计的概念,这是生态系统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标题的意义。从整体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建筑系统与技术系统的有效结合,促进整体功能的提高,可以提高相关利益群体的满意度,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缓解我国现有的能源危机,要加强和促进生态建筑设计,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明.浅谈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探索,2014(3)

[2]彭星.建筑设计中节能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

[3]刘雪琴.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对策[J].科技风,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