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注浆项目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煤矿注浆项目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史卫河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摘要:煤矿注浆技术作为三大特殊凿井工法之一,在加快煤矿安全、高效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新形势下的煤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阶段煤矿注浆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待完善提高,本文针对煤矿注浆项目在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注浆项目;安全管理;策略

Discussiononsafetymanagementstrategyofgroutingprojectincoalmine

SHIWei-he

(BeijingChinaCoaLMineEngineeringCompanyLimited,Bejing100013,china)

Abstract:Asoneofthethreespecialdrillingmethods,thegroutingtechnologyofcoalminehasmadeoutstandingcontributiontospeedinguptheconstructionofcoalminesafetyandefficiency,andhasprovidedastrongguaranteeforcoalmineconstructionunderthenewsituation.Atpresent,therearestillsomedeficienciesinthesafetymanagementofcoalminegroutingproject,whichneedtobeimproved.Thispaperdiscussesthesafetymanagementstrategyofcoalminegroutingprojectinconstruction.

Keywords:Coalminegroutingproject;Securitymanagement;Strategy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煤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陈旧的注浆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已被逐步淘汰,新的注浆技术、工艺、材料及装备得到大量应用,面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一线生产职工的安全知识急需更新,安全技能急需提高。现阶段以来,煤炭行业处于去产能的结构调整期,外部市场竞争激烈,建设单位为减少投资费用,存在压缩施工工期、压低工程价格的情况,施工单位为取得工程项目,不得不低价中标,在施工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安全管理方面投入较少。现阶段东部、浅部煤炭资源逐步枯竭,新建井筒建设向西部、深部拓展,西部、深部井筒建设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注浆条件与东部、浅部井筒差异性较大,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急需跟进。

2现阶段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

2.1安全意识薄弱和安全技能培训滞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煤矿注浆技术在诸多方面出现了重大变化:煤矿立井基岩段含水层预注浆已经成为普遍的技术手段,注浆深度已接近1200m;立井井筒地面预注浆普遍采用黏土水泥浆的注浆工艺;新的环保注浆材料的采用;大部分注浆设备已进行升级换代;随着钻探技术的提高,冻结-注浆-凿井平行、钻-注平行、水平钻孔-注浆改造煤层顶底板含水层等新工艺的普遍采用等,这些变化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还停留在过去的注浆施工阶段,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且安全技能培训不及时,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急需更新。

2.2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防护设施配备不到位

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建设阶段以自身的主导地位,为节省投资,往往压缩建设工期,压低工程价格。施工单位为取得工程项目,不得不低价中标,中标后为赶工期、减少成本费用支出,对于不构成工程实体的费用往往压缩开支,这就经常会造成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足,经费投入有限,安全防护设施配备不到位。

2.3安全风险预估不足,管理措施不得当、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

煤矿注浆项目不是处于野外空旷场地施工,就是处于井下巷道、工作面施工,工作条件受场地布局限制,工作环境恶劣,风险源种类繁多,项目施工的地质、水文条件也千差万别,在项目的施工中容易造成对风险预估不足,管理措施不得当,发生事故时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

3安全管理策略

生产安全的相对性,造成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煤矿注浆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适用的管理、技术手段;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减少、杜绝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通过人、机、物、环的持续改进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水平。

3.1积极开展项目的危险源识别、评估和安全性评价

危险源识别对于项目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在项目上马之前,可以组织专家、技术业务骨干、经验丰富的施工工人对项目的风险源充分的识别、评估和安全性评价,列出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预测、事先控制,以期减少和消灭安全事故。

3.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岗位职责

煤矿注浆项目建设方与施工方应当及时设立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落实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确保各岗位职责清晰,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到位。

3.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安全生产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项目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3.4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意识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首要条件,项目参与各方必须具备安全意识,对各自所属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岗位的安全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安全专业素养,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同时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

3.5建立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危险性较大的安全技术措施要通过专家论证

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安全技术措施要通过专家进行论证,实施时要有专人负责,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井下施工的煤矿注浆项目,不可控因素很多,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如:防突措施,钻孔孔口安装逆止阀门。

3.6建立健全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建立健全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进行演练,并形成演练记录。当发生安全事故时,要依法按规定进行处理,及时上报,同时有条不紊的按预案进行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化,切实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7保证项目安全生产的资金、设备、设施的配备与投入

建设单位在合同签到时,可以要求施工单位针对安全经费的使用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安全施工的设备、设施的配备及时到位,为项目的安全生产做到资金保证。

4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施工生产中要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排查力度,预防为主,提前预防,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全面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抓好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安全保发展,以安全促发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和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闫松,程建华.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州煤炭,2006(03):36-37,39.

[2]成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5(04):46+48.

[3]彭继轩,郭呈柱.油田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策略和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与技术,2009,(04).

作者简介:史卫河(1981年—)男,河北临漳人,硕士,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现在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地灾勘探治理,注浆堵水与加固等方面的工程招投标、施工与项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