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林丽

林丽(辽宁省沈阳市妇婴医院110014)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基因RECK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和正常子宫内膜中如何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沈阳市妇婴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4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标本石蜡切片和同期20例子宫脱垂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石蜡切片,对组织RECK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1、RECK表达在细胞膜表达,内膜癌组织中RECK阳性表达率为53.6%;对照组RECK阳性表达率为8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Ⅰ期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Ⅲ期(P<0.05),Ⅱ期与Ⅰ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期与Ⅲ差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浅肌层浸润者RECK表达阳性率高于深肌层浸润者(P<0.05);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间RECK表达差别无显著性意义;RECK在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RECK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广泛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或不表达。2、RECK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基因RECK子宫内膜癌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043-01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侵袭和转移是其重要特征。在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必不可少的,起着重要作用。RECK(reversioninducingcysteinerichproteinwithkazalmotifs)是一种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基因。其至少抑制三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MMP-2,MMP-9和MT1-MMP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及转移。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发现,RECK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组织中RECK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均好于表达阴性的患者。RECK基因表达高的患者其预后往往比基因表达低的患者预后好。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与子宫内膜癌生长、TMN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一.实验材料及方法

1、实验对象

选自沈阳市妇婴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4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标本石蜡切片,组织学类型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G115例,G216例,G310例;浸润浅肌层(<1/2)30例,浸润深肌层(≥1/2)11例;淋巴结转移组11例,无淋巴结转移组30例;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0):Ⅰ期20例,Ⅱ期12例,Ⅲ9例。选取同期20例子宫脱垂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石蜡切片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术前均无化疗、放疗及激素治疗史。

2、主要试剂

鼠抗人RECK单克隆抗体及SP染色试剂和DAB试剂盒均购于MBL公司。第一抗体浓度为1:100。

3、实验方法和结果判定

RECK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判定:以细胞膜出现黄色为阳性标记,将染色强度分4级,根据黄色的深浅将无显色、淡黄色、桔黄色、棕黄色分别评为:0、1、2、3分,将阳性百分率分4级:>10%,10%-24%,25%-49%,>50%分别评分0、1、2、3分,两者相加作为切片最终评分,将0-3分,>3分分别定为表达阴性、阳性。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进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实验结果

1、RECK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呈负相关。Ⅰ期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Ⅲ期(P<0.05),而Ⅱ期与Ⅰ期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期与Ⅲ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1.2RECK在子宫内膜癌浅肌层浸润组阳性表达率(60%)高于深肌层浸润组阳性表达率(36.4%),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1.3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型中REC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高分化腺癌60%,中分化腺癌62.5%,低分化腺癌30%,三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1.4RECK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子宫内膜癌中RECK在无淋巴转移组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3.3%,在有淋巴转移组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7.2%,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2、RECK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情况

RECK在细胞膜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广泛表达,阳性率为80%,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或不表达,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RECK基因是1998年Takahashi等[1]在v-Ki-ras转染的NIH3T3细胞中发现的一种新基因,reck基因定位于9p13~p12,编码971个氨基酸的膜表面糖蛋白。通过northernblot杂交检测,该基因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很广泛,RECK基因的表达受多种癌基因的调控,Takahashi等研究发现,鼠内源性RECK基因在未转染的NIH3T3细胞中表达,而在ras转染的细胞株中表达下降。ChangHC等人已证明致癌基因RAS是通过脱乙酰作用机制抑制RECK表达的[2]。此外,在其他癌基因(如vfos,vfes,cmycvsrc,vfms,vmos)转染的细胞株中,RECK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下降Furumoto等[3]研究了肝癌患者RECK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表明,RECKmRNA表达量高的患者其预后较好,此类患者肿瘤的侵袭性较小,因此,RECKmRNA的表达量可作为预测肿瘤患者生存率的一个新的独立指标。有可能成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一种分子标记物。Takenakak2[4]证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ECK高表达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远高于RECK低表达的患者,减低RECK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还发现:RECK与乳腺癌[5]、胃癌[6]、前列腺癌及胆管癌、恶性神经胶质瘤[10]的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组织中RECK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均好于表达阴性的患者。RECK基因表达高的患者其预后往往较好。这些结果表明,RECK基因是许多癌基因共同的负向调控基因,RECK作为抑癌基因对肿瘤侵袭及转移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本实验通过研究RECK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说明其在癌组织中明显降低或不表达。浅肌层浸润组表达率高于深肌层组。说明RECK在抑制子宫内膜癌浸润中起重要作用。RECK在无淋巴转移组高于有淋巴转移组,说明RECK在抑制子宫内膜癌转移中起作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细胞外基质的破坏是重要环节。金属蛋白酶(MMP)可破坏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浸润,可抑制至少三中MMP(MMP2,MMP9,MT1-MMP)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RECK是否亦通过调节以上三种金属蛋白酶而抑制肿瘤浸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TakahashiC,ShengZ,HoranTPetal.Regulationofmatrixmetalloproteinase-9andinhibitionoftumorinvasionbythemembraneanchoredglycoproteinRECK[J].ProcNatlAcadSciUSA,1998,95(22):13221-13226.

[2]ChangHC,LiuLT,HungWC.Involvementofhistonedeacetylationinras-induceddown-regul-ationofthemetastasissuppressorRECK.CellSignal.2004Jun;16(6):675-679

[3]FurumotoK,AriiS,MoriAetal.RECKgeneexpression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correlationwithinvasionrelatedclinicopathologicalfactors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ReverseinducingcysteinerichproteinwithKazalmotifs.Hepatology,2001,33(1):189.

[4]TakenakaK,IshikawaS,KawanoYetal.Expressionofanovelmatrixmetalloproteinaseregulator,RECK,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inresectednonsmallcelllungcancer.EurJCancer,2004,40(10):1617-1619.

[5]SpanPN,SweepCG,MandersPetal.MatrixmetalloproteinaseinhibitorreversioninducingcysteinerichproteinwithKazalmotifs:aprognosticmarkerforgoodclinicaloutcomeinhumanbreastcarcinoma。Cancer,2003,97(11):2710-2715.

[6]张勇,郑启昌,卢昕,张景辉,田元.肿瘤抑制基因REC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杂志,2005,(02).RiddickAC,ShuklaCJ,PenningtonCJ,etalIdentificationofdegrad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