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风险和应对措施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职业风险和应对措施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

吴晓华

吴晓华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职业危害及其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规范其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结果: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没有发生职业危害事件。结论:根据核医学科的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能有效减少放射性辐射对护理人员所造成的职业伤害。

【关键词】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030-02

ApplicationofoccupationalriskandresponsemeasuresinnursingstaffofnuclearmedicineWuXiaohua.

AffiliatedHospitalofChuanbeiMedicalCollege,SichuanProvince,Nanchong63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nuclearmedicinenursesfacedbyoccupationalhazardsandthecorrespondingprotectivemeasures.MethodsFornuclearmedicinemayoccurinnursingstaffworktoevaluatetheoccupationalhazardfactors,formulatecorrespondingrulesandregulations,strengthenthenursingstaffofradiologicalprotectionknowledgetraining,standardizetheoperation,improvetheprotectionconsciousness.ResultNursingpersonnelinthepracticalwork,instrictaccordancewiththerulesandregulationsandoperationruleswork,occupationalhazardseventsdidnothappen.ConclusionAccordingtothe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ofnuclearmedicine,formulatecorrespondingrulesandregulations,standardizedoperation,caneffectivelyreducetheradiationofnursescausedbyoccupationalinjuries.

【Keywords】Nuclearmedicine;Nursing;Staff;Occupationalhazards;Protectivemeasures

随着社会和医疗技术的发展,采用放射性核素来治疗疾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核医学科属于开放型、放射性的工作场所,在整个治疗过程都有放射性,放射线不但会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出勤率、护理质量以及工作的积极性等等各方面,因此,对降低核医学护理的职业风险非常重要。对于核医学科的护理人员来说不仅需要有相应的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同时还需要了解与核素治疗有关的辐射防护、监测等各方面的知识、管理及要求,减少放射性辐射及环境污染对自己和病人的危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核医学科共有护理人员15名,且所有护理人员全是女性,护理人员的年龄在19岁至45岁之间。其中有5名护理人员是未生育者,占所有护理人员的比例为33.33%。工龄:工龄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有11名,工龄在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有4名。学历:大专及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有7名,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有8名。

1.2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在核医学科,电离辐射是其主要的也是最大的职业危害,电离辐射不仅会诱导机体细胞损伤,还可能会产生许多远后效应,经流行病学调查[1],比较常见出现的作用有基因的不稳定性、致癌、致畸作用等。非密封源的工作场所是发生放射性核素体表的污染的主要原因,核素治疗病房属于非密封源的工作场所之一。

1.2.1电离辐射来源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①放射性药物:放射性131Ⅰ,半衰期为8.04天,131Ⅰ主要是发生β衰变和放射γ射线,同时还被用于显像[2],已成为核医学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核素;②辐射源病人:在核医学科中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病人在治疗后就成了辐射源,而护理人员由于接触病人的时间长、距离近,所以他们受到的辐射相对较多。③其他治疗后废弃的材料也是非密封源,易扩散或造成环境污染。

1.3预防措施

健康管理:护理人员到核医学科工作前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建立起每个护理人员的健康档案,并定期给每位护理人员做健康体检;放射防护培训:加强对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每位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每位护理人员都必须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并严格执行防护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操作[3],合理的使用防护用品;科学合理的布局:为了达到减少核医学门诊部环境污染的目的,应把放射性活性区同非活性区完全隔开,按照三区制的原则(即清洁区、低度活性区、高度活性区)对核医学科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根据放射性水平的高低进行排列;做好患者的防护宣传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等等。

2.小结

据统计,经过治疗后,每年护理人员的受辐射量为(3.772±0.683)mSv,年照射量为(51.31±0.58)mSv,因此在核医学科工作中,应建立好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与放射防护有关的的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对病患的管理,提高病患及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做好防护监测,对减少放射性辐射及保障核医学科的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因核医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对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方面的教育非常的重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树立起正确的防护理念,每位护理人员都必须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并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每位护理人员在平时也要加强身体的锻炼,增强个体的免疫力[4]。同时对于医院的管理方,对于核医学科在思想及实践中应给与高度的重视,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职业所潜在的危险性,根据医院现有的条件尽量增添检测系统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同时给医护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完善核医学科的设备及科学布局,提高每位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率,保证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红红,白光.《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解读[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2,36(4):200-203.

[2]郭艾楠,魏玲格,傅鹏.131Ⅰ-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3,37(2):120-123.

[3]聂秋容,王淑侠,孙涛涛.核医学科医护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9):1692-1693.

[4]郜风丽.核医学科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2,12(14):39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