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实验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挖掘实验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

包福兴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包福兴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科学教材安排的实验数量不多,而且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比较平淡,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师生做实验的目的只是为简单化验证科学原理,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或者是教材上的实验简单枯燥的再现。不能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思考问题,不能联系实验过程与所学理论知识的关系,达不到认知的平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陷入被动境地。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实验的启发性、趣味性、拓展性及探究性势在必行。

一、通过演示实验,设疑激思,进行启发式教学

演示实验教学,要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推导燃烧两个条件的演示实验时,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放个红铜片,将两小块白磷分别放在水中和铜片一端,取一小块红磷放在铜片另一端。实验中只有铜片上的白磷与空气里的氧气充分接触又吸热,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其他两个都缺少一个燃烧条件而不能燃烧。得出结论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些爱动脑子的学生就联想到实验室制氧的实验,提出向热水中吹氧气使白磷燃烧的大胆假设。通过实验演示,学生疑神观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让学生对燃烧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并明确了燃烧的条件。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逐步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加。

二、注重演示实验,进行趣味式教学

科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科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注重演示实验设计的趣味性。要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直观、新鲜、神奇,这也离不开优化的设计。例如,做酸碱中和实验时,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一定会兴趣十足;再加一些酸溶液,红色消失了;如果在后面补充一点,即再加碱溶液红色又出现了,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多,思考更多,学习的兴趣更加十足。

三、深入演示实验,进行拓展式教学

拓展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能力。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实验成果,可结合实验教学进行拓展性研究。

例如,在第一个例子中,学生提出的大胆实验假设,其实这一设想在以前的习题里出现过,但一直没人重视,我们可将教材上的实验拓展,设计一个制氧气和白磷自燃的联合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提议将三角漏斗下端管口连接在胶皮管上,后倒置于盛有热水的烧杯内,这样可产生比较大的气泡,增加氧气与白磷接触的面积,只要水温达到着火点以上,就可燃烧。实验证明不可行,气泡大导致水对流显著,白磷流动加剧,无法与氧气接触。

还有学生提议将胶皮管接在三角漏斗下端管口,漏斗里注入一半热水,放入一块稍大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可能要浮动,但由于漏斗内壁是光滑斜面,它还会落到管口处,再与氧气接触,反复循环,就可断断续续地燃烧。实验证明可行,白磷能时断时续地燃烧。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延伸、超前于教材知识进行学习,以拓宽视野,吸收更多的知识信息,学生能把教材中学到的知识拓展出去,同时,又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四、加强学生实验,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例如,蜡烛及燃烧的探究实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学生试验,做好这个实验对学生以后的实验有重要引导作用。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然后让他们分组围绕实验目的进行讨论,制定实验计划,选择实验器材。通过讨论,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在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实验后应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总结探究过程,强化探究方法。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方法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更好呢?”作为教师应该用探究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方式学习科学内容。为实现这些改变,科学教师首先要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传授科学。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验证前人已取得的知识,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有利于他们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知识。

总之,科学实验的启发性、趣味性、拓展性和探究性符合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精神动力的需要,是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