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教学中的想象练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教学中的想象练习

蔡贤东

蔡贤东(焦作市中医药学校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R2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352-01

【摘要】想象练习是一种不见外形的心理练习法,是用大脑中的意念活动来调节,思维运动动作和套路并加以强化,使之更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心理方法。

大家都知道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现象。同时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太极拳和练功十八法通过机体的模仿和练习,对人的大脑产生刺激,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留下了运动表象的确认(最初形成的视觉表象是不明晰的动摇表象)。怎样使动作进一步强化使动作清晰明了准确、自如,是我们需解决的问题。

想象练习能够通过大脑的回忆和联系,再现学习过的动作和套路,在自己的思索和揣摩下能够剔除动作中的不正确部分,使动作更准确、精细。

【关键词】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教学想象

一复习上节课教材内容的想象练习

复习上节课教材内容,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每课的开始都要复习上次课的内容。想象练习是主要手段。课的开始默想回忆上次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忆感知学过的知识技术,在作动作时尽量让学生自己琢麿,像过电影一样反复回想以前的套路及动作。多样的想象练习起到用脑复习强化已学过的内容,同时使大脑皮质中枢刺激中枢神经,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的兴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机体进行练习状态,当学生断断续续想象起来准备动作的时候或开始作动作的时候,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启发诱导学生用回忆想象练习,如练功十八法的叉腰旋转,提示动作名称,很容易使学生回忆起双手叉腰,进行左右旋转,提示动作名称,很容易使学生回忆起首先要进行弓步,再做上肢动作的插掌。再如太极拳中的海底捞针,提示海底捞针的启示,能起到想象回忆的效果,这是口头诱导提示,能起到想象回忆的效果,这是口头诱导提示。有时也可做捞针的动作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回忆。

二讲述新动作的口决想象

在讲述新动作时,往往要配合各动作名称的想象练习,但效果不是太好,老师也费力气,对于教和学的兴趣都有影响,如辅之想象练习,使身练和心练相结合,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如能辅之口决的想象练习效果更佳。如展臂弯腰,胸前抱膝这些动作本身已基本说明动作要领,在泛化阶段回忆想象刚学过的动作反复琢磨动作要领,能强化动作印象,克服错误的动作,确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辅助回忆套路和动作。

三结束前练习的想象

3.1定步想象练习:定步练习较简单,只考虑上肢动作即。因此想象起来较容易,如愿不地的起吸落呼动作,定步动手,左右野马分鬃、揽雀尾等动作。想象回忆时不考虑下肢动作,只默想上肢动作的细节,再根据动作灵活作出来,如练功十八法基本上定步动作,叉腰旋转、展臂弯腰等动作根据名称就可想象出应该做的动作。

3.2活步想象练习,活步的想象练习首先要上下相随,动作协调一致,使身法不致于散乱。想象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的原则,有了这一基础,全部形象已取摄就符合太极拳的练习原则。如云手的活步练习,左右揽雀尾、弓步插掌诸动作。

四课后的想象练习

4.1个人的练习想象。首先努力将学习的新动作进行回忆,一是动作名称准备姿势,二是上肢动作,三是动作的配合想象,尤其像练功十八法第一套全部是下肢开立,上肢做动作。第二套是腰部动作,这样想象回忆起来就容易。而太极拳先回忆动作名称的顺序。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4.2多人练习切嗟想象提示练习

4.3启发想象,如作左右开弓,可启发想象古人射箭动作。

4.4套路的连接提示,动作名称部分提示,在套路练习中易出现动作连接不好,特别是单鞭后的许多连接动作,如单鞭后云手,倒卷肱。可以提示翻手为云或推拉动作,练功十八法可暗示第一套均为上肢动作,第二套均为腰部动作等。

随着太极拳、练功十八法不断向社会化、终身化发展,这些项目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树立和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