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1-09-19
/ 2

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

杨北楙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学生;课堂

作者简介:杨北楙,任教于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每当读到这句话时,笔者就憧憬着有这么一种课堂:教师的情感伴随着学生情感的波动而起伏,师生真正得到了尊重、民主、平等、友善、理解的心理情感,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教学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人性化;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尽量多给她们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的思维火花也不时对教师产生触动……

刚好学校开展的实验班教学给了笔者实践的机会。实验班提倡“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体验、感悟历史,追求一种“得意忘形”的境界。在这里,就笔者这段时间以来的实践谈谈教学中“得意忘形”的三个层次:

一、“得教材之意,忘教材之形”

也就是说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特点、作者的意图;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而以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更新与转变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课程资源观,主张“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充分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历史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增添历史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而是一个“用教材教”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吃透”教材,这是基础。一套好的教材必然是专家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又经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定,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正因为这样教材才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先要“吃透”教材,对教材下一番苦功,做到滚瓜烂熟、了如指掌。教材分析要做到首先分析《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其次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分析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从而游刃有余地进行历史教学。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之本,历史教学应该依据教材而进行。新课标下的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处理教材的新观念,那就是怎样去“用教材”。所谓“用教材”,就是把教材当作教学中传授知识的载体,它不停留在教材讲了些什么,而更多是在启发学生明确为什么?突出知识之间的外在与内在的联系,从“史论”角度来提高学生对教材已表述的知识的理性思考。如新教材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侵略的四次战争归列在一起,重在向学生阐明“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一实质性的问题,可是对每次侵华战争的叙述又很精简,但却对列强在华的罪行,不仅用文字进行了说明与解释,还配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这是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去“用”好教材了。新课标下只有依据教材,深化认识,又不拘泥于教材,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

二、“得学生之意,忘教师之形”

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渐入佳境;而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合作者,时刻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质疑、反驳甚至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出错,也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教与学、讲与练的双边互动活动就经常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学生的“新问题”也就多了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信息的输出情况,灵活、及时地调整讲课的宽度、深度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自觉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及时反馈,因势利导,逐步形成一种较高的教学艺术,从而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如在学习必修Ⅱ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时,讲到电脑和网络这一内容时,学生的兴趣很浓,七嘴八舌,笔者趁机挑起一场唇枪舌战: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笔者作为反方的一员参加到学生的辩论中,辩论很激烈,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观点,大家畅所欲言、热闹非凡,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得以发挥,他们才敢于大胆思考,敢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而笔者也受益匪浅,放下了教师的架子,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三、“得课堂之意,忘课堂之形”

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套不变的、机械的程序,将课堂视为一个小社会和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火”起来。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能充分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兴趣越浓积极性就越高,知识掌握就越快。有趣的例子、生动的讲解、幽默的语言、活跃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从而更加牢固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感觉找到了,学习就由“苦学”变为“乐学”。同时,教师在讲授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实际和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感悟到来自生活的收获。记得笔者在准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一课时,确定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我们知道班级纪律是一个班集体良好精神风貌的体现,为同学们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保障,因此需要大家共同遵守。但是,也有不和谐的音符,面对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如果你是信奉儒\墨\道\法的教师,如何管理班级纪律??在小组讨论时,因为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本来预计十五分钟结束讨论;结果一直到下课仍然有许多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意犹未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也加入到三个小组的谈论中,时时掌握学生讨论的方向并加以引导,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历史教学的改革中我们要特别得教材、学生和课堂之意;同时又要忘掉传统教学中的生搬硬套、师道尊严和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始终牢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此,笔者想用清末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作为对历史教学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捷)夸美纽斯著.任宝祥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

邮政编码:342400

OnHistoryTeachinginNewSituation

YangBeiMao

Abstract:Historyteachinginnewsituationrequireshistoryteacherstograspthethemeandcharacteristicsofhistorytextbooksandbringtheadvantagesofcurriculumresourceintofullplay;secondly,teachersmustknowstudents’demandforlearningandimplementteachingwithstudents-orientation;thirdly,teachersshouldcarryouteffectiveclassroomteachingandformgoodinteraction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

Keywords:historyteaching;textbooks;students;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