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对如何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思考

张崇焕

山东无棣鲁北工业园实验学校张崇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导向。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已成为当前教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呢?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效课堂的思考。

一、高效的课堂是有具体而精练的目标导学的课堂

目标设定要具体而精炼,导入要灵活。教师要把教的目标转化成学的目标。英语教师要把《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细化成每个学期、每个单元和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精炼实用。

目标的导入因课型的不同而采用灵活而自然的方式。如新授课可以在导入新课之后自然地出示本堂课目标。例如Unit7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SectionBthesecondperiod可以这样导入目标,新课导入:Showashortplayaboutthestepsofmakingasandwich.之后,教师提问,“Doyouwanttoknowhowtomakeasandwich?”“Inthisclasswe’llfinishthesetasks.”然后,自然地出示本堂课的目标。

单元或话题复习课可以提前让学生复习并找出本单元或本话题词汇和语法,课堂在检查交流学生作业成果之后,出示本堂课的目标。

二、高效的课堂是学生高度自主的课堂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有效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高效的课堂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教师的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各种学习能力,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强化学科技能。要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性,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教师用创造性教法设计的各项语言交际活动。

在我的课堂上,处处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比如,上课铃一响,学生的“每日一句”环节开始了,学生通过查字典,课外书或是看希望英语电视节目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把自己的句子板书出来,并教给大家学会朗读和运用。学生非常喜欢这个环节,他们能学到很多英语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同时还能通过英语句子展现自己的心情与个性:如有的学生搜集,“Givemealittle,Ilickmychops(流口水).Iwanttobeabigshot.(大腕)Ihavetoomuchonmyplate(太忙).”有的同学英语基础差,就选择最简单的,最基础的,重点句型还掌握的不错呢;在课堂上的采访、调查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采访和调查对象,不受座次位置的限制,看似稍作调整,学生却找到了真正记者的感觉;同时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互换角色,他们做老师,我来做学生,他们设计问题、设置障碍让我来解决,有时我还要向他们寻求帮助,他们找到了做老师的快乐,我也找到了做学生的紧张。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Unit10的阅读时,学生给我提出了十几个问题,Haveyoueverwrittenathank-youletter?Whodidyouwriteto?Whatdidyousay?Abouttheletters,whichoneisbest?…

三、高效的课堂是学生快乐合作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乐于合作和交流”。因为一个知道科学需要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发展研究的能力并且从他人的反应中得到成功的认可或者失败后如何改进的启示;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在我的课堂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也享受到合作的快乐。首先是词汇学习中体现的合作,自主朗读——组长帮读——同桌互查——小组比读——竞赛抢答,学生乐此不彼。其次是对话、采访与阅读,小组合作更是少不了。比如在学习了Howdoyoumakeamilkshake?一单元后我让学生带足原料,分组制做奶昔、沙拉或三明治,并用英语写出说明书,介绍原料和制作过程。学生分工合作,制作时不能出现汉语表达,如果不会用英语表达,可以求助其他同学或老师,如果都用汉语表达,该组就没有分数。

小组合作学习赋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气氛,为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锻炼和提高机会,为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最优发展提供了保障。从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发展。

四、高效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新”的课堂

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发现、质疑、类比、分析、综合、联想、求异,而达到最后创造的过程。我们所谓的“创新”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依托课堂教学,增强创新素养,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创新离不开教学实践,而素质教育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学生英语素质、英语能力的培养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个体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练出来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整个教学过程要创新,教师要创造性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创新成果,所以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而且完全可以在高效的英语课堂上得到统一。

要实现创新,就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充分解放学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空间,促使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要让学生敢说、会说,愿意并善于同他人合作,要使学生的头脑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成为被点燃的火把。教师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的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五、高效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的情感,它对个性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和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适时的换位思考,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尽力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学生思想情感上出现的障碍,辅之以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对基础薄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充分理解他们的情感以及在英语学习上渴求进步的需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实现自我形象的重塑。平时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绝不动辄批评、训斥。在教育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关注和体谅学生的情感,拉近师生距离达到情感共鸣。

总之,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创新的课堂,是学生与教师积极主动的投入,充满激情的探索发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