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开展生态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开展生态教育

马学让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731799

我校正在全方位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初中阶段生态教育实施研究》(此课题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研究。作为课题主持人,我在这里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深刻理解概念。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哲学整体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方面入手,全面优化教育生态,从而构建一种先进、科学、高效、优质的,确保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教育。我校研究的生态教育是微观的,是缩小到学校教育的,它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德育体系、生态课堂教学、生态育人环境和生态校园文化四方面的教育。

二、要理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生态教育1976年起源于美国,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科学。20世纪80年代末被引进我国教育界,历经2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正向纵深发展,通过持续不断的实践研究,形式精彩纷呈,硕果累累。但在民族地区,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是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崭新课题。

三、认识研究价值。1.综合认识和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教育实践过程中社区环境、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制度环境及校园文化等诸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表现形态,从动态上把握其本质和规律,优化生态教育在民族地区实施的理论和实践经验。2.从生态教育实践中挖掘和设计符合本地区学生的教学模式、流程、教育策略、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以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的素材进行生态教育,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发展,彰显学生的精神生命力,积淀正向的智慧,在活动中内化学生的品质,并将品质转化为学生的“基因”;在关爱中滋生关爱,在亲情的“父母”中孕育亲情,在生态教育的阳光雨露中生成一片蓝天白云下的学生成长生态;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切实理解生态教育理念,领会实质,并探索出高效课堂的实践方法与途径,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打开新的天空。

四、要遵循研究原则。生态教育是我校进行的一次全方位的、全体师生参与的、革命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我校前所未有的。在改革中遵循的主要原则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长久性原则、精细化原则、活动化原则、乡土化原则。

五、要掌握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既要有严谨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同时更要重视实践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访谈法、跟踪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

六、把握研究主要目标。为实现创建生态学校的总目标,本课题有以下主要目标:构建“2-4-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流程、操作策略、评价体系等;构建“1.3.3.3”生态德育体系;营造快乐和谐、自然生长的生态育人环境;培养教师创新意识,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行为的转变及专业成长;建设以人为本、自能发展的生态管理文化,优化生态教育管理。

七、要制定好详细研究计划。要切实根据学校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班级、实施老师、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资料收集、整理、总结反思、评价奖励等,要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规范、科学、认真地进行每一项研究。

注:此论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阶段生态教育实施研究》和《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