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承包立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工程项目总承包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3

总承包立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工程项目总承包实践

林海

林海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434)

摘要:工程设计、勘察、施工总承包一体化近年来发展快速,但还没真正形成规范有序有效的管理模式,本文从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工程总承包项目实践中,探索工程总承包立体化全方位管理模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质量样板管理设计安全进度合同管理

Explorationofgeneralcontractingofstereoscopicmanagementmodel

—ChongmingIslandXishaDongfengreservoirprojectgeneralcontractingpractice

Linhai

(Shanghaiinvestigation.Design&ResearchInstitute,200434)

Abstract:Engineeringinvestigation,design,constructiongeneralcontractingintegrationdevelopedrapidlyinrecentyears,buthasnotreallyformanorderlyandeffectivemanagementmode,thisarticlefromtheChongmingIslandXishaDongfengreservoirprojectpractice,explorationoftheengineeringcontractingthree-dimensionalfullrangemanagementmodeshouldbeused,hasacertainsignificance.

Keywords:qualitymodelmanagementdesignsafetyschedulecontractmanagement

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及占地

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支上段、崇明岛的西南侧,东风西沙岛与崇明岛之间的夹泓地带。

水库规划面积约3.7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6144亩均为滩涂,不占用基本农田;工程西侧为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在设计上尽量做到了避开西沙湿地,所以工程对周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1.2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主要内容:新建东、西堤;加固加高南、北堤;新建上游取水泵闸;新建下游排水闸;新建输水泵站以及配套的管理区工程。具体如下:

a.建设总长12km水库环库大堤,其中水库东堤(1220m)、西堤(2352m)为新建,采用充砂管袋斜坡堤结构,水库南堤、北堤是在东风西沙海塘(4798m)和崇明岛大堤(3638m)基础上进行加高加固,围合形成一座水库(高程约8m,有效库容890.2万m3,总库容976.2万m3);

b.新建上游取水泵站(泵站规模,近期输水流量16m3/s,远期32m3/s)和单孔闸(闸孔净宽14m、液压启闭)各一座,主要任务是向库区内引水。特别是在每年咸潮期来临前利用水泵补引江心淡水至水库,使水库蓄水至设计水位5.65m(对应有效库容890.2万m3),保证咸潮期原水供水;

c.新建下游排水闸(单孔,净宽8m、液压启闭),主要任务是调度置换库内水体,冲刷淤泥,保持库区水质;

d.新建输水泵站(设计近期输水流量21.5万m3/d,远期40万m3/d),总装机3280kw,向水厂提供优质长江原水;

e.配套建设相关管理用构筑物及辅助设施等,包括管理楼、实验楼、35Kv变电站等。

1.3工程主要任务

东风西沙水库工程用以满足崇明岛近期和规划水平年(2020年)的供水目标,设计近期供水规模为21.5万m3/d,远期供水规模为40万m3/d,为崇明岛提供优质的长江原水。

设计水库出库原水水质为二类标准,氯化物低于250mg/L。

1.4工程设计标准

拟建东风西沙水库工程等级为Ⅱ等,水库工程的环库大堤、上游取水泵闸、下游排水闸、输水泵站等主要建筑物级别按2级建筑物设计;与大堤分离的导堤等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围堰等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围堤临江侧的设计洪(潮)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高潮位,库内侧的设计洪水标准则为库内最高蓄水位,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总承包项目管理

2.1质量管理

总承包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独立、自主、科学地开展工作,公平地维护项目法人和水利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为了能更好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在东风西沙水库工程中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推行样板管理,样板管理就是把抽象的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简单化、实体化,使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现场操作工看得懂,摸得着,便于对照。因而,推行样板管理是,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工程中上海院推行标准合格材料、标准合格的技术工人、标准的现场施工条件,现场的三家专业分包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施工的工程部位进行标准化质量评定,简单的工程部位在技术工人自检合格后分别由班组、专业分包项目部、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五公司)质检员、上海院、上咨监理验收通过,深基坑、主体结构、水库防渗等重要部位由上海院、检测单位、业主指定的项目监理方(上咨监理)、业主有关专业人员、质量监督站共同参加验收。

上海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事前监控主要是针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事中控制主要是重点在施工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如有些单元工程正在施工,但存在质量隐患,总承包项目部质量工程师随时在现场进行监督和纠正;有些单元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止,如大堤防护、电缆沟的防护、安装设备的防护等都属于事后监控内容。

在东风西沙水库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如工序、操作、施工顺序、技术参数、材料、机械、自然条件、施工环境等,都要作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点,实际施工操作能力直接影响施工现场质量,因此,参建各方都应该用法律准绳和施工现场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人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2设计管理

2.2.1根据实际调整设计方案

a.水库防渗墙结构调整

围堰试桩结果显示摆喷防渗墙墙体渗透系数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高压摆喷防渗墙施工时采用高压水或高压浆液形成高速喷射流束,切割、破坏地层土体,并以水泥基质浆液充填掺混其中,形成板墙状的凝结体,以提高结构的防渗能力。因此对于地层复杂以及坚硬密实的土层,因高压喷射流受到阻挡或削弱,冲击破坏力和影响范围会急剧下降,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故应预先进行现场试验。经成桩检测,墙体渗透渗透系数在k×10-6cm/s~k×10-4cm/s之间,无法达到设计要求k×10-6cm/s,且桩体连续性稍差。

摆喷防渗墙施工时易受人为因素控制,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防渗墙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具体到施工过程上来讲主要是泥浆和喷射浆的配置、喷射的压力、浆液的流量、喷嘴直径大小及数量、喷射管旋转速度、摆角及摆动频率、提升速度、孔距与板墙的布置形式等。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要求,严格控制进浆比重,校核实际提升速度,记录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并与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表的提升速度对比,并核定仪器读数与实际提速的关系等多项保障质量的措施。这些要求对后台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较高,鉴于目前行业内部的普遍现象,现场操作人员专业能力普遍较为欠缺,因此受人为因素控制,摆喷防渗墙施工质量往往无法得到保证。

摆喷防渗墙防渗检测方法难以客观全面反映防渗墙的质量及防渗效果。

由于摆喷防渗墙墙体有效厚度仅为0.3m,其墙体垂直度的偏差及检测孔钻孔的垂直度均要求较高,因此,现场桩体取芯完整性检测存在一定难度,常出现芯样破碎、呈半圆柱状,应为桩体与钻孔偏离的迹象;而取芯过程对原桩体亦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其现场防渗体渗透试验的结果较难判定,在目前的检测手段下,仅凭现场取芯检测难以客观全面反映防渗墙的质量及防渗效果。

目前对于高喷防渗墙的质量检查、评定仍存在一定的难度,除了浅层可以用开挖的方法确定以外,往往对墙体厚度、直径尤其是深部的直径、搭接情况等无法用准确的方法确定,只能用半经验的方法加以判断,这对评判防渗墙体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鉴于目前检测手段难以客观全面反映防渗墙的质量及防渗效果,摆喷防渗墙施工质量及防渗效果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为更好的确保水库大堤永久防渗体的防渗效果,提高质量检查的合理性、可靠性,在不增加工程费用的前提下,对围堤的永久防渗墙结构进行调整。上海院调整后的方案为三轴工艺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测及评定采用现场钻孔压力注水渗透试验及芯样完整性双控。

b.取水头部管线设计调整

原设计方案涉及水下沟槽土方开挖、PHC管桩打桩船施打、预制混凝土承台安装、取水头部制作安装、钢壳沉箱水下混凝土桩基承台结构、进水钢管沉放、哈夫套管安装、抛填块石等施工工艺。其中PHC管桩打桩船的吃水线是1.76米,在靠近临时围堰的滩面将很难完成打桩任务,顶管施工将不用设置打桩船。原埋管方案施工要对外围堰进行拆除,按照施工工序及验收规程的要求,外围堰拆除必须是完成水下验收,施工时段延后,根据合同工期要求,势必会造成工期的延误,而采用顶管施工方案,解决了外围堰拆除的施工瓶颈,而且顶管施工受天气、潮汐、交通影响小,施工工期短等优点,为了更好的确保工期的顺利完成,在不增加工程费用的前提下,对原埋管方案进行调整,上海院调整后的方案为取水管线从泵站进水前池到外围堰及摊面242.5米范围内采用顶管工艺,取水头部至与顶管口的连接207.5米范围采用埋管工艺,这样既可以解决埋管施工路上和摊面船只无法到达的困难,又可以解决顶管施工在取水头部与蘑菇头取水口的连接困难。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调整人员和设备,两段可以同时施工,保证了合同工期的要求。

2.2.2周到的设计服务

上海院在现场设置了专门的设计代表办公室,并委派各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现场驻守随时解答施工过程的问题和设计图纸的理解。

为了体现上海院总承包的优势,保证设计与施工的无缝连接,在边设计边施工时,对于到达施工现场的设计图纸,总承包项目部组织设计人员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施工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设计人员根据需要对图纸及时进行局部调整,已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2.3安全管理

2.3.1有效规章制度的建立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本工程从总承包项目部、施工总承包项目部、专业分包项目部设有三级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和监督;建立了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安全产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认证和发放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组织安全知识教育,以及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夏季防汛演练、冬季消防动火演练等安全预案的实施。

2.3.2积极开展安全活动

通过安全月活动的举办,积极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检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制定整改措施,正常有制度的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及环境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习惯性违章、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3.3对事故隐患的分析和手段

项目部根据实际施工阶段,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事故隐患采用:隐患排查认识要“深”、查找隐患要“细”、处理和整治隐患要“狠”的三个原则进行管理。

2.3.4处理好安全与质量的关系

安全监控与质量管理既不矛盾,也不干扰,因为安全工作也有自身的质量管理目标和控制目标。所以只有在加强安全管理上,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产生经济效益。

2.4合同管理

2.4.1合同的承包范围和职责划分管理

东风西沙水库总承包项目是固定总价承包合同。根据职责划分为,上海院负责设计和施工总协调工作,葛五公司承担施工总承包职责、上海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成套)负责采购及设备安装工作,根据工程特点分为堤防工程、取水泵闸工程、输水泵闸工程三个专业分包项目部。上海院与葛五公司、上海成套签订管理协议,三个分包项目部与葛五公司签订管理分包协议。

2.4.2分包合同的管理

分包合同的管理界限按照各分包合同的管理职责进行管理,如土建与安装设备的衔接,工程不具备整体移交验收条件,上海院采用工程局部验收移交单的形式,书面形成局部验收流程,这样既可以协调双方的施工利益,又便于快速处理工程整体施工进度的矛盾;在交叉施工过程中,上海院要求施工区域内的主要单位负责施工垃圾的清理和成品保护,辅助单位负责费用分摊,对于合同中遗漏的施工分项,上海院组织精干的设计人员现场指导或另行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

2.4.3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

上海成套完成初期的设备采购工作,设备的出厂验收、到场验收、及现场安装验收由上海院委派专人进行负责,并实时跟踪管理,对于不符设计及安装规范要求的严格杜绝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2.5进度管理

2.5.1制定进度度计划

承包合同一般采用的是里程碑节点控制,根据合同工期要求上海院首先编写里程碑计划,并按照各标段的工程特点,将总进度计划进行细化。

2.5.2确定工作计划分解

对照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成节点,对项目进行动态控制,在跟踪过程中每周通过设计状态表、采购进展情况表、施工完成工程量表一一进行对比,对于未完成的工作量,采取相应的赶工措施,并通过总承包协议参建单位联合名义书面固定下来,便于事后监控。

2.5.3调整的进度计划落实

上海院要求经过调整的工作计划,必须满足总承包合同工期的要求,调整的计划项目部全体的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进度偏差分析和趋势、建议等措施情况通过现场跟踪执行,并及时纠偏。

3结语

上海院总承包项目管理发展到今天从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人才、管理经验都有了较大的提升,通过东风西沙工程的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实践,上海院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模式和运行体系,将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时拓展应用的以后的工程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

2.《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