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对诗文的背诵

/ 1

如何指导小学生对诗文的背诵

王正富(重庆市合川区龙凤镇中心完全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阶段每学年背诵30篇左右优秀诗文。优秀诗文是语文教材中最精华的部分,是典范的语言材料。小学生若能全部背诵小学阶段指定的诗文,甚至背得更多,达到一定量的语言积累,自然而然会记住许多词语,以及习惯性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材料记得越多,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水平也会越高。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背诵常常让学生反感,甚至抵触,很难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引导学生乐背、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我认为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背诵中找到乐趣。

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要想让学生学会背诵,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找准语言材料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达到富有感情地背诵。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到学生一边背诵《荷花》,一边陶醉在那一池美丽的荷叶荷花中,忘记了自我,这样的背诵会让他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也许会是一辈子。魏巍成为著名作家后,还能无限深情地回忆起儿时老师教给他的诗歌,当时读诗歌时的腔调。可见理解对背诵的重要性。

二、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乐于背诵

1、表演式背诵。在中低年级可以上学生边背诵边表演。例如:一个级学生在背诵课文《小小的船》时,“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让学生张开双臂弯成月牙状;“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让学翘起指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让学生双手抱在胸前半蹲着做坐船的姿势,抬头仰望着天空中的星星。通过适当的表演动作,学生背诵的兴趣大增,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加深了印象。

2、配乐式背诵。籽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准备不同的音乐,组织学生配乐背诵。如背诵《小竹排江中游》、《春晓》、《咏柳》等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在哀婉低沉的音乐中,学生满怀惆怅地背起了《回乡偶书》、《秋思》;在悠扬、舒缓的音乐中,学生又娓娓道来《美丽的小兴安岭》。学生入情入境的背诵会在他的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才能使语言的积累得以实现。

3、分类式背诵。在小学中高年级可以采用分类背诵的方式。可按内容分类,也可按时间分类。如春天到了可举行‘咏春’朗诵比赛,让学生选择背诵与春天有关的题材,他们将会信手拈来《春风吹》、《春晓》、《早春》……又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咏花朗诵比赛’中,《荷花》、《爱莲说》、《题菊花》……伴着琴声会向你飘来。学生们不再是愁眉苦脸,反而时时能看见他们跃跃欲试的身影,看见他们因为在背诵中取得成功而露出激动的喜悦。

当然,背诵的方式很多:有“问答式背诵”、“师生合作式背诵”、“生生合作式背诵”、“接龙式背诵”、“分组比赛式背诵”……无论是那一种,只要能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我们都可以灵活地运用。

三、坚持背诵与读写结合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有一定道路理的。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住,把一些重要的事用笔记下来是很有必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记忆表象具有模糊、片断、不稳定性的特点。背诵主要是一种记忆活动。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表达四个环节,要提高背诵效率,必须掌握记忆的特点,在这四个环节的优化上下功夫。有时一篇文章马上能背诵下来,但过一段时间便会很容易遗忘,要想记住就要再背诵。对背诵了的诗文用笔写下来,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果。“写”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我们在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时要读出声音,边读边写,背诵后再默写,把视、听、读、写结合起来加强对诗文的背诵效果。

四、坚持背诵与运用结合

在学生熟读、理解、背诵了诗文后,老师们要注意别让学生把诗文关在自己的大脑中,成了“读死书或死读书”。要把学生头脑中记忆中的东西请出来走一走。例如:班上来了新同学可以“笑问客从何处来?”看到同学不爱惜粮食,乱扔饭菜可为其送上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日里看见河边的垂柳还能吟上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要鼓励同学们要敢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学生就会在简单的运用中获得欢乐,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愿意并主动进行背诵,以积累更多的知识。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让他们个人的潜能在对诗文的背诵中得到发挥,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在学生对诗文的背诵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激发学生“人人背诵”的欲望,给予学生在背诵时“人人成功”的喜悦。在平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背诵中给学生注入快乐的因素,学生就不会把对课本中诗文的背诵看成是多余的负担,反而会在对诗文的背诵中获得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乐于背诵、乐于多背,久而久之就会通过对诗文的背诵达到量的积累,对知识的积累,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