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炭疽的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浅谈炭疽的预防措施

曹晓东

曹晓东(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5036)

【摘要】目的讨论炭疽的预防措施。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严格管理传染源开展病畜检疫和管理,病死牲畜应焚烧后深埋,加强受污染物的消毒,患者严格隔离至皮肤溃疡愈合。接触者医学观察8d。保护高危人群做好相关从业人员的防护工作,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开展预防接种。

【关键词】炭疽预防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烈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炭疽病遍布全世界。最常被感染的是草食性动物,诸如牛、羊及马等。动物的迁移、蚊虫叮咬,或是兀鹰俎食动物的尸体会使得邻近的区域散播炭疽病,造成地区性的流行。人类对炭疽芽孢杆菌的抵抗力比草食性动物来得高。据估计,每年约有2万~10万的病例没被发现。人主要是由接触病畜或染菌皮毛而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热、皮肤溃疡及焦痂、周围非压陷性肿胀和毒血症,亦可因侵入途径不同而引起肺炎、肠炎或败血症。本病多发生于牧区,夏季多发,若能够及时发现,并早期应用抗生素,死亡率很低。

1病原学

炭疽杆菌属革兰氏阳性的粗大需氧或兼性厌氧杆菌,分为繁殖型(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和芽孢(存在于外界环境中)两种形式。

1.1形态染色炭疽杆菌菌体粗大,(1~3)μm×(5~10)μm,两端平截,无鞭毛、无动力,革兰染色阳性。取自患者或新鲜标本直接涂片时,常呈单个或短链状,经培养后形成长链,排列似竹节状,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易形成芽孢,在活体或未经解剖的尸体内,则不形成芽孢,芽孢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在含血清和碳酸氢钠的培养基中,孵育于CO2环境下,也能形成荚膜。形成荚膜是炭疽杆菌毒株特征,而其他需氧芽孢杆菌罕见。

1.2培养特性炭疽杆菌为专性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容易繁殖,最适温度为37℃,在普通琼脂平板上37℃,20h,长成2~4mm的粗糙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菌落有黏性,有“丝”现象。有毒力菌株接种于碳酸氢钠琼脂平板上,在10%CO2环境中孵育18~24h长成圆形突起,有光泽的黏液型菌落,而无毒株形成粗糙型菌落。

1.3抵抗力炭疽杆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对日光、热(加热60℃,30min即死亡)和一般消毒剂很敏感。而芽孢的抵抗力强大,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数10年,在皮毛中能生活数年,芽孢煮沸10min或干热140℃需3h才能杀灭。芽孢可对抗干燥、热、紫外线、γ-射线和许多种消毒剂(在煮沸10min后仍有部分存活,在干燥150℃可存活30~40min,在湿热120℃40min可被杀死)。5%石碳酸5d才能杀死。但对碘及氧化剂敏感,1:2500碘液10min,3%H2O21h,0.5%过氧乙酸10min,4%高锰酸钾15min,均可将其杀死。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阿莫西林、卷曲霉素、强力霉素敏感,对多黏菌素和三代头孢菌素不敏感。

1.4抗原结构

1.4.1菌体抗原成分包括荚膜多肽抗原和菌体多糖抗原。荚膜抗原由D-谷氨酸多肽组成,它的抗原性单一,是炭疽杆菌毒力的主要部分。若以高效价抗荚膜血清与具有荚膜的炭疽杆菌作用,则在其荚膜周边发生抗原抗体的特异性沉淀反应,显微镜下可见荚膜肿胀(称荚膜肿胀试验),可用于菌种的鉴定。菌体多糖抗原能耐热,与毒力无关,也无特异性。

1.4.2毒素复合物炭疽杆菌繁殖体可产生炭疽外毒素,此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3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第1因子为水肿因子(edemafactor,EF),分子量为89kD;第Ⅱ因子为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antigen,PA),分子量为83kD;第Ⅲ因子为致死因子(1ethalfactor,LF),分子量为90kD。3种因子单一成分注射给动物均无毒性反应,只有组合起来才能发挥生物学活性,可出现典型的炭疽中毒症状,引起实验动物的水肿和致死。炭疽杆菌产生荚膜和外毒素的能力取决于细胞中存在的质粒。炭疽毒素具有抗吞噬和免疫原性,其毒株有3个毒力因子,即荚膜和ET、LT的两种蛋白毒素,分别由质粒PXO2和PXO1编码。若毒素质粒丢失则失去合成荚膜和毒素的能力,成为弱毒株;若荚膜和毒素质粒均丢失,则成为无毒株(Cap-Tox-)。Pasteur减毒株(Cap+Tox-)的减毒机制是在42.5℃高温培育而使毒素质粒丢失。无毒株菌如获得这2种质粒即可变为有毒株。炭疽杆菌还可经CP51噬菌体传递而获得某些耐药质粒,具有耐药性,无疑增强其致病力。

2流行病学

2.1传染源草食动物,如马、牛、羊、骆驼、猪、骡子等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的青饲料,犬、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有传染性。一般护理及探望炭疽患者是不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2.2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破损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染菌动物及其制品;

2)呼吸道传播直接或间接吸入染菌或含有芽孢的污染物,经由肺部感染;

3)消化道传播进食细菌污染的食物;

4)节肢动物传播由昆虫叮咬后感染;

5)目前尚无人类传染给人类的例子。

2.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孢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病后免疫力持久与否尚未定论,有再感染的病例。

2.4流行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因夏季(7~10月份)皮肤裸露较多而呈发病高峰,吸入型多见于冬春季。世界各洲均有病例发生,高发地区包括南美、中美、南欧、东欧、亚洲、非洲、中东及加勒比海地区等。感染多见于农牧业发达地区,具有较明显的职业聚集性,如牧民、农民、屠宰、肉类和皮毛加工工人及兽医等,一般为散发感染。但人炭疽的流行及暴发均紧随畜间流行之后或与畜间流行伴发,如津巴布韦1979年和1985年曾发生炭疽大流行,患患者数达1万以上,几乎都是皮肤炭疽,吸入性炭疽很少。泰国于1982年和1987年曾报道有胃肠道炭疽发生。2001年在美国甚至通过信件发生了生物恐怖相关性的炭疽,在短短的1个多月内,先后发生炭疽患者23例,其中皮肤炭疽12例,吸入性炭疽ll例,死亡5例。我国属中等发病率国家,我国人类炭疽从1949年至70年代持续居高不下,1980年以来发病有所下降,但对牲畜和农业的影响依然不小。1971~1998年发病数和死亡数较高的有贵州、新疆、广西、云南、四川、西藏、甘肃、内蒙古、青海、湖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发病数数十至数百。常年发病的有重庆、海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辽宁等省、市,只有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没有病例报道(上述资料不包括台湾)。

3预防

3.1严格管理传染源开展病畜检疫和管理,病死牲畜应焚烧后深埋,加强受污染物的消毒,患者严格隔离至皮肤溃疡愈合。接触者医学观察8d。

3.2保护高危人群做好相关从业人员的防护工作,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开展预防接种。国内应用A16R减毒疫苗,皮肤划痕接种,每年1次。美国疫苗系V-770菌株吸附疫苗,接种时间0,2,4周,6,12,18个月。暴露于炭疽的人群可服用环丙沙星500mg,2次/d,儿童10~15mg/kg体重,分2次,口服;或多西环素100mg,2次/d,儿童100mg(<8岁或体重<45kg者为2.2mg/kg体重),分2次,口服作预防吸入性炭疽的发生。

3.3利用无荚膜炭疽芽孢杆菌的细胞外成分,经明矾沉淀处理或氢氧化铝吸附,可制成灭活疫苗。而活性减毒疫苗是包含炭疽芽孢杆菌孢子的疫苗,在开发和已开发国家施于草食性动物。最初的pasteursporevaccine的减毒疫苗和现今使用的sternesporevaccine的减毒疫苗。因为疫苗不纯、化学结构过于复杂、免疫力开始生效时间太慢、不完全的免疫保护,不良反应明显,因此人类的炭疽病疫苗有待改进。

3.4动物尸体必须埋葬被炭疽病感染的动物尸体必须埋葬或是火化。因为炭疽芽孢杆菌孢子必须要在有氧气的环境下才能萌芽,所以对于已感染动物的屠宰或验尸应避免污染或被感染。

参考文献

[1]张耀林,郑惠波,张若钦,汤镇波.广东省首例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控制[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