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虞水花

虞水花(广西贺州钟山县人民医院广西钟山542600)

【关键词】通气机机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332-02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机械通气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通气中科学的护理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正确使用呼吸机可帮助患者度过疾病危险期或延长生命,而不正确地使用呼吸机可成为患者的“杀手”,加速患者的死亡[1]。本文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进行全面总结如下。

1环境及人员管理

定期进行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2]。所以最好将病人安置在有空气净化设施的病室内,若无条件则将病人安置在单间。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2次,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1h,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温度18~20℃,湿度50~60%,并限制探视和陪属,减少病室内流动人员。

2接班时应注意的事项

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观察胸廓起伏是否对称;要经常进行双肺呼吸音听诊,插管的刻度做好标记同时也要及时记录,随时观察标记是否改变,做到班班交接[3];气管切开是否有皮下气肿及固定带的松紧度,一般以能伸进一小指为合适;接水杯处于管路最低处,每天多次检查管路有无积水,及时排水,避免冷凝水倒流入肺。

3生命体征的观察

包括T、P、R、BP、心率、心律、神志、瞳孔、面色、血氧饱和度、痰液的性状、颜色、量、气道压力,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4口控护理

特别是对经口插管的病人比较重要,常规每日2次。可根据口腔pH值来选用口腔护理液,pH低者用2%碳酸氢钠,pH高者用2%-3%的硼酸液,pH值中性者用1%-3%的双氧水或生理盐水。解开固定胶布前最好先测量气管导管外露长度,两人一起操作,一人固定导管和牙垫,另一人操作,以防止导管的移位或滑脱,每天更换固定胶布。

5气道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加湿的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减弱,可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因此,湿化非常重要。若长时间直接吸入未经加温加湿的氧气,可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粘稠,痰液不易咳出,从而加重呼吸道堵塞,造成肺部感染。

5.1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呼吸道湿化必须以患者全身不失水为前提,特别是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时。如果机体液体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也会进入到失水的组织而处于失水状态,使气道分泌物粘稠,易形成痰痂,故需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

5.2蒸气湿化现在许多呼吸机都配备有蒸气湿化装置,启动这个功能,它能将空气加温湿化后再供给患者,减少了冷空气对气道粘膜的刺激。方法:调节温度成人32—35℃,婴幼儿35—37℃。蒸气湿化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有这个功能的呼吸机应尽量使用这一方法。湿化灌内液体只能用无菌蒸馏水或无菌注射用水,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湿化灌内水量要恰当,尤其要注意防止水蒸干。用一次性输液管给湿化器加入蒸馏水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5.3气管内滴注湿化方法:将湿化液从气管的导管口沿导管的内壁滴入,临床上可采用间歇滴入湿化和持续滴入湿化2种方法。(1)间歇湿化:用注射器滴入3—5ml/次,婴幼儿应1ml/次,每2小时1次。(2)持续湿化:将湿化液以静脉输液的方法排气后,剪掉针头,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导管内5cm,以0.2—0.4ml/min的速度滴入,注入量应>200ml/d,也有人提倡用微泵控制滴入速度,8—15ml/h。持续湿化常用于脱机未拔气管导管的病

人。湿化液一般选用0.45%NS。

5.4雾化吸入采用雾化吸入对气道进行湿化,效果确切,经过超声雾化的气体微粒可随患者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肺泡,在湿化的同时起到稀释痰液的效果。

6吸痰护理

6.1正确判断吸痰时机吸痰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在最小刺激和损伤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吸出分泌物。但吸痰过频或有痰不吸出都是不利的,所以护士要掌握适时吸痰的指征,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适时吸痰的指征:(1)床旁听到痰鸣音;(2)患者咳嗽;(3)气道压力增加有警报;(4)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有以上情况之一者,应立即给予吸痰。

6.2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的选择应选用粗细适用,多侧孔可调式吸痰管,吸痰管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一般成人用12—14号,青少年用10—12号,幼儿用8号吸痰管。

6.3掌握正确吸痰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各予100%纯氧2min,以提高氧储备和防止缺氧和窒息。先吸气管内的分泌物,后吸咽部再吸鼻咽部分泌物,插入动作要轻柔,插入深度为气管插入长度加插管接口长度,成人应>30cm。置最深处向上提1cm,再开启负压,边旋转边吸引边退出。压力:成人10.6—16.0Kpa,新生儿应<13.3Kpa;吸痰时间:每次吸痰时间应<15s,新生儿应<10s,每次连续吸痰一般最多不超过3次,吸痰管要一吸一换。吸痰时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律和SPO2,观察患者有无呛咳、气急、发绀等症状。

7气囊的护理

既往认为,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内壁易导致粘膜损伤。目前临床使用的是一次性硅胶气管导管,该气囊是高容量低压气囊,对气管内壁压迫不大,压力不高,对气管粘膜不会造成损伤。目前认为气囊定期放气是不需要的,但要注意气囊的压力,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既能保持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又可防止气囊对粘膜的压迫性损伤,最适宜的气囊压力为18.4~21.8mmHg。监测气囊压力的方法有多种,如应用血压计的床旁测定,简易床旁自动调节测定装置,特制无液气囊测压计和电子气囊测压器等。手估气囊测压法因其操作简便而在临床中最为常用,其方法是操作者在为气囊充气过程中,用手捏与气囊相通的外露小储气囊以估测导管气囊内的压力。

8一般护理

根据病情特点和需要,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肌松剂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步骤。患者眼睛不能闭合时,予涂红霉素眼膏并盖凡士林纱布保护角膜,做好皮肤和会阴护理,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并予按摩骨突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协助患者活动四肢,以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9拔管前后的护理

9.1调机比较理想的撤机模式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SIMV+PSV),停机过程不能服用镇静剂,逐步降低PEEP和PSV水平(一般以2逐减),直至完全去除,同时逐渐降低Fio2<40%。当Pao2≥60mmHg,自主呼吸增强,感染得到控制,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得到纠正时,可考虑撤机。

9.2拔管时的护理插管时间较长的病人拔管前1h遵医嘱予使用适量激素,以防喉头水肿;拔管前禁食4h,拔管前充分吸除气管内和口鼻咽部分泌物,拔管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抽出气囊气体,再次吸除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嘱患者深吸气,于深吸气末顺气道自然曲度,轻柔迅速地将导管拔出。

9.3拔管后护理拔管后需注意给患者吸氧,吸氧浓度可酌情较原机械通气时提高10%。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另外可采用拍背、雾化吸入等措施帮助患者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在2h内不能进食,以防止在会厌反射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将食物吸入气管,同时注意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情况,半小时后复查血气。

参考文献

[1]张进萍,沈奇,汪江.呼吸机使用中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95.

[2]李静芝.在呼吸机治疗中预防肺炎的护理[J].适用预防医学杂志,2004,11(6):1292-1293.

[3]许希嘉,许雪芝,李爱霞,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