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整形病人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3

美容整形病人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陈宁杰侯秀梅孙宏伟*杨彪炳*

陈宁杰侯秀梅孙宏伟*杨彪炳*(山东潍坊医学院261053)

作者简介:陈宁杰(1984-),男,硕士,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侯秀梅(1985-),女,硕士,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通讯作者:孙宏伟(1962-),男,教授,硕士生导师,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宝通西街7166号,邮编:261053。杨彪炳(1964-),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胜利东街288号整形外科医院,邮编:261042。

【摘要】目的:研究美容整形患者术前美容心理状态和自我接纳水平以及其术后满意度的相关关系。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周正猷编写的“美容心理自评量表”和国内学者丛中、高文风等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为工具,调查分析患者术前美容心理状态和自我接纳、自我评价情况;术后2个月电话随访患者的术后满意度。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美容整形就诊者术前美容心理状态的调查中,发现有67.6%的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自我接纳平均分为43.14±5.47,高于大学生群体。术后满意度与婚姻状况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p=0.049);与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中的第3个因子(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6,p=0.042)和第18个因子第1项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8,p=0.035);与自我接纳问卷第11个条目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8,p=0.035)。结论:整形美容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就诊者的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满意度相关。

【关键词】外科;整形;心理学;术后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065-02

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塑造更完美的自我成为许多人的梦想。美容整形外科是一个关于如何塑造美的学科[1],被形象的称为艺术外科学。爱美人士的社会和生活需要促进了美容整形外科的发展,同时美容整形外科的发展为实现人们塑造完美自我的梦想带来了可能。但美容整形外科的就诊者的术前心理状态与其它患者不尽相同,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存在术前心理状态异常[2,3]。为此,本研究对美容整形病人术前心理状态和术后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以探讨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工具:美容心理自评量表(CosmeticMentalStatesSelf-Scale,CMSS),该量表[4]由周正猷1997年编制,原理是基于作者对体像心理状态的研究,将其分为5个层次:①正常心理状态;②一般体像心理问题;③体像障碍;④体像障碍与其他心理障碍或心因性生理障碍等同时存在;⑤重型疾病状态下的体像障碍。根据②~⑤项各应具有的诊断条件,分别设计了4个分量表测定患者的术前美容心理状态。分量表单项最高为3分或分量表总分≥6分,即为阳性;分量表总分≥10分或单因子两项满3分为中度阳性;分量表总分≥12分或单因子3项满3分,为重度阳性。Ⅰ量表阳性,或分量表均阴性,总量表分≥10分,可诊断一般体像心理问题;Ⅰ、Ⅱ量表阳性揭示体像障碍;Ⅲ量表阳性:Ⅰ、Ⅱ量表阴性揭示被试有与体像无关的心理障碍或偏执状态可能;Ⅱ阳性或Ⅰ中度以上阳性,提示体像和心理障碍并存;Ⅳ量表阳性说明有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可能是伴发体像障碍症状。

自我接纳问卷(SelfAcceptanceQuestionnaire,SAQ),SAQ[4]由国内学者丛中、高文凤编制,用来对正常人及神经症病人的自尊、尤其是自卑心理特征进行测定,同时还可作为心理治疗前后病人自我接纳、自卑改善程度的疗效评定工具。量表包括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SE)和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SA)两个因子,共16个条目(每个因子各由8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A.非常相同;B.基本相同;C.基本相反;D.非常相反。各条目评分结果“A、B、C、D”的数值:在正向评分的条目中其分值依次为“4、3、2、1”,在反向评分的条目中则依次为“1、2、3、4”。各因子条目之和即为因子得分,两因子之和为量表总分。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1.2研究对象:2009年9月-2010年4月期间在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和潍坊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诊治疗的美容整形患者。手术类型包括重睑成形术、祛眼袋术、隆鼻术、除皱术、抽脂术、创伤后遗症整复术和先天性畸形矫正术等。

1.3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问卷调查采取自愿参与的方式,由专人负责发放和回收,并在调查前向患者详细讲解调查过程和注意事项。对于理解困难者和行动不方便者有调查人员辅助完成。在术前或术后24小时内对患者美容心理状态和自我接纳情况进行调查。术后两个月电话随访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2.1人口学资料:研究期间,对37名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女性32例,男性5例;年龄为26.83±7.81;受教育年限为12.80±3.27;民族全部为汉族;城镇多于农村;婚姻状态上,单身者占69.4%,已婚者占250%,分居或离婚者占5.6%;大多数无宗教信仰(97.3%);有10.8%的患者有自杀想法,8.1%的有自杀行动;18.9%的患者在过去一年内经历过重大事件;家庭年收入主要分布在1-6万元之间(72.9%),6万元以上的占8.1%,5000元以下者占20%;有5.4%的就诊者其家庭成员有精神疾病;5.4%的就诊者存在家庭关系不和;手术类型以美容手术居多,占75.7%,修复重建手术仅为24.3%;无身体缺陷的健康人就诊人数越来越多,占81.1%;多次接受美容整形手术的患者约占18.9%;在手术医生选择上,从医时间长和职位较高的医生较受欢迎,约占67.56%,而年轻医师仅占32.44%。

2.2体像障碍情况,见表1。

表1美容心理状态调查分布表

.

2.3自我接纳情况,见表2。

表2自我接纳统计分析表

.

2.4术后满意度:术后有16.2%的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有64.9%比较满意,18.9%不太满意,没有患者非常不满意。

术后满意度与婚姻状况有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p=0049),与性别、年龄、来源,职业、目前健康情况、有无身体缺陷、受教育程度、接受美容手术的次数、自杀倾向和家庭收入均不相关;术后满意度与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中的第3个因子“我总担心自己变丑,更害怕别人说自己丑陋”(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6,p=0.042)和第11个因子“我常有明显的焦虑、烦躁感”(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8,p=0.035)相关;与自我接纳总分和自我评价的相关均不显著,但与自我接纳问卷第11个条目“做任何事之前我总是预想到自己会失败”(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8,p=0.035)相关。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健康的概念已经超越了疾病的范围,1990年WHO提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标准,医学模式已经有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模式。Grossbart等[5]研究发现,心理问题贯穿于美容整形病人诊治的全过程。

我们的调查也发现,接受美容整形手术的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67.4%的受术者美容心理状态量表阳性,其中以体像障碍和其他心理障碍为主,患有严重的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仅为少数,约2.7%。付文彬等[6],在2008年对176例美容整形病人的调查中也发现了相同的现象,量表阳性人数占75.57%,认为部分接受美容整形手术的患者有体像障碍或其它心理问题。可见美容整形外科的大部分就诊者存在体像障碍和其他心理障碍。

在本研究中,美容整形病人的自我接纳量表总分为43.135±5.47,分别与李彦牛等[7]的研究结果(N=1196,量表总分41.17±5.80)和丛中、高文凤等的研究结果(N=336,量表总分42.06±6.63)比较,发现美容整形病人的自我接纳量表总分均高于其余两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接受美容整形手术的就诊者通常经济条件优越,大多数思想比较开放,因此对自身评价较高。同时调查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掩饰,从而分数较高。

Edgerton等[8],采用“手术-心理疗法”对100例伴有心理障碍的美容整形病人进行治疗,术后满意度较高。因此美容整形外科医生为患者塑造躯体形态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他们心理改善。采用“手术-心理疗法”,将患者塑造成为躯体与心理相统一的健康人。所以整形外科医生被形象的称为“拿着手术刀的心理医生”[9]。近年来国内美容整形外科发展迅猛,但是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和心理治疗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的工作中,调查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和随访术后满意度适当的给予支持,以减少医疗纠纷,为建立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宋儒耀.美容整形外科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3

[2]刘晨,栾杰,丛中等.121例美容整形手术者心理状态初步分析[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5,11(3):174-176

[3]BradburgE.thepsychologyofaesthetioplasticsurgery[J].Aestheticplastsurg,1994,18(3):301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69-71,188-189

[5]GrossbartTA,SarwerDB.Psychosocialissuesandtheirrelevancetothecosmeticsurgerypatient[J].SeminCutanSurg,2003,22(2):136-147

[6]付文彬,陈辞珍.176例美容整形手术人员体象心理研究[J].中外医疗,2008

[7]李彦牛,王艳芝,孟海英.河北师范大学学生自我接纳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2007,28(6):517-519

[8]EdgertonMT,LangmanMW,PrusinskyTP.PlasticSurgeryandpsychotherapyinthetreatmentof100psychologicallydisturbancepatients[J].PlastReconstrSurg,1991,88:594

[9]戚可名.美容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