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理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理特点

孙金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病理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其内镜下的特点、部位及组织病理类型。结果:早期胃癌胃镜下分型I型3例(9.4%)、II型19例(59.4%)、Ⅲ型10例(31.2%);浸润深度:仅限于粘膜内20例,侵入粘膜下层12例;病理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14例、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6例、乳头状腺癌4例。结论: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方法是确诊早期胃癌的可靠及首选的方法,医务人员应增强胃镜下对早期胃癌的表现和病理组织类型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早期胃癌;病理分型;内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114-02

在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是胃癌,其发病率居世界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1]。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壮大,我国居民饮食习惯更趋于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居民喜食腌制食品(如咸菜、酸菜)、熏制食物(如腊肉)和烧烤。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伴随着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多重的精神压力,使得胃癌的发病率有着逐年增高的趋势[2]。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早期胃癌常常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肠胀痛、食欲减退或及大便异常等胃肠道症状,不能引起患者及医生足够重视,造成对诊断的拖延和漏诊[3]。等到被真正的确诊后已属胃癌的中晚期,此时已经无法经有效的治疗控制肿瘤的发展。本课题通过分析及探讨3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内镜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以便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对早期胃癌的诊断能,为临床医师确诊早期胃癌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2例,年龄30~79岁,平均51.2岁。所有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少量便血、食欲减退或消瘦等。患者均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喜吃烫食,进食过快、三餐不定、喜食腌制熏制食品等。

1.2方法

做内镜检查的患者要求早晨禁食禁水,服用2%利多卡因胶浆。胃镜检查时若发现胃内糜烂、局部隆起、粘膜中段、溃疡、息肉或粘膜颜色改变等都需要进行胃镜下取出标本送病理科活检。若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癌,则应进行胃部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的标本均经过10%福尔马林固定、酒精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等五个步骤,最后通过显微镜油镜下观察结果。

1.3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

不论病灶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只要癌组织浸润深度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者即可诊断。早期胃癌分型标准:①隆起型(I和Ⅱa型):呈分叶或菜花状,外表多不规整,表面可表现颗粒状、潮红、糜烂、附着白苔或因充血而肿胀。其体积大小不等,底部带蒂或宽基结节状隆起状。此型在内镜下极易发现。②平坦型(Ⅱb型):可见为局部黏膜粗糙,表面凹凸不平或细颗粒状,颜色苍白或发红,表而光泽消失,可有少量黏膜脱落或浅表糜烂,但与周围正常组织极为相似,镜下不易辨认。③胃凹陷型(Ⅱc、Ⅲ、Ⅱc+Ⅲ等混合型):Ⅱc型镜下表现为表浅溃疡,底部凹凸不平,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锯齿状、鼓捶状等多种形态的粘膜中断;也可呈广泛的浅糜烂,边缘边界多不清楚。Ⅲ型类似良性溃疡外观,但形状多不整齐,边缘呈小结节状隆起,质地变硬,蠕动减弱。组织学分类:乳头状腺癌、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2.结果

2.1早期胃癌发生部位

胃窦18例(56.3%),胃体7例(21.9%),胃角5例(15.6%),胃底2例(6.2%)。

2.2早期胃癌胃镜下分型

I型3例(9.4%);Ⅱ型19例(59.4%),其中Ⅱa2例(6.2%),Ⅱb6例(18.8%),Ⅱc11例(34.4%),Ⅲ型10例(31.2%)。

2.3早期胃癌的病理特点

①患者中有淋巴转移6例(18.8%),癌组织仅限于粘膜层发生转移的2例(6.2%),癌组织在粘膜下层发生转移4例(12.5%);②病灶大小:直径<10mm4例,10-30mm18例,≥30mm10例;③浸润深度:仅限于粘膜内20例,侵入粘膜下层12例;④病理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14例(43.8%)、腺癌8例(25%),印戒细胞癌6例(18.8%)、乳头状腺癌4例(12.4%)。⑤分化程度分为中高分化21例(65.6%)、低分化11例(34.4%)。

3.讨论

内窥镜检查可提高胃癌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分辨率的内窥镜能将早期胃癌粘膜表面的最为微小的病变检测出来,如局部粘膜颜色的改变、粘膜连续性发生中断、糜烂、浅溃疡、粘膜颗粒状增厚或凹陷、质脆易出血等。通过内镜室医生正确的操作钳取可疑病变及多点钳取组织的方法进行标本活检将使组织活检真正的成为诊断早期胃癌的金标准。

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呈单一性或混合性,常常为高分化或中分化,早期胃癌的大体形态以Ⅱc或Ⅲ型多见,表现为乳头状、结节状或颗粒状。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可知,早期胃癌分型中以Ⅱ型19例最多,Ⅲ型10例次之;组织学分类以中分化腺癌为主,高分化腺癌次之,以后依次是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等;早期胃癌发生部位以胃窦部最常见(占56.3%),胃体次之(占21.9%),胃角(15.6%),胃底最少见(占6.2%)。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是确诊早期胃癌的可靠及首选的方法,医务人员应增加对病理组织类型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双金权,杜四清.2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6):129-130.

[2]李云辉,林华欢,孙艺,李毅光.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J].中外医疗,2014,9(26):28-30.

[3]汪虹,岑红兵,徐久元.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6):2263-2264.